148.【番外·现代篇】-第2/5页





    现在的国家还没有基础的大学设定,经济基础也不足以支撑各地开设科学院和教育院,只能先想出这种招子,建立一个临时的天才少年班。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但愿徐渭同学能感觉到自己冥冥之中的召唤,赶紧麻溜的滚到京城来。

    “皇上的意思是,将这些试卷封存后发到各乡,再统一收回京城阅卷?”杨一清愣道。

    “不错,”虞璁点头道:“数理题由工部寻人阅卷,政论阅卷交给徐阶主管,整体招纳新才之事交给杨阁老您,如何?”

    杨一清面露笑意,点头道:“如此打算,还算稳妥。”

    “国库再拨些银两发于驿站,所有通使都选京中从前光禄寺里裁下的那些人。”虞璁解释道:“朕担心有豪绅欺压民众,抢夺答案或者威压串通,所以这四处收卷交卷者,最好都是宫里出去的人。”

    “内阁自然会再三择定人选,并定夺监督法令,”杨一清作揖道:“待数百人从各路入京,恐怕得到来年春天了。”

    “不急。”虞璁笑道:“一年朕也肯等。”

    现在没钱打仗,他也没闲钱养太多人,等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再开一路新卷,招纳行军打仗的天才。

    中国现在虽然还没有十几亿的人口,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皇帝吩咐黄锦端水果点心过来,又下座同杨大人边吃边聊了会儿,突然脑袋一拍,感觉哪儿不对劲。

    这做题做一道,容错率太小了。

    要么不出,要么就出一套。

    

    “一整套?全考数论?”杨一清皱眉道:“陛下,这些人只懂数论,不通圣贤,未必是为官的材料啊。”

    “并不是召来做官,而是招来做学问。”虞璁解释道:“杨大人,你看这医药典数、工程数理,学问都大着呢,光研究孔孟那几万字的道德文章,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可对?”

    杨一清愣了半天,颇有点不知道如何反驳。

    这四书五经的正统性,确实不能动摇。

    可皇上提的那些,若真说学问,还确实有些弯弯绕绕在里面。

    “当官是一回事,当官是要请人来治理国家,”虞璁笑着给他斟了一杯茶,从容道:“这些做学问的,虽然不一定能参与政务,但同样能为国家效力。”

    他只盼着能翻出几个高能人物出来,到时候不管其他人如何阻拦,自己都得捧着他们上位。

    当然,如果徐文长跟杨慎似的死脑筋,那就留着单纯做学问好了……

    待杨大人听清要求,回内阁草拟通告之后,皇上一个人自酌自饮,对着一大桌子菜吃完了两碗饭。

    最近忙得跟小蜜蜂似的,胃口都好了不少。

    他慢悠悠的踱步回了寝殿,突然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这地上怎么跪了个人啊。

    一个披散着长发的白衣少年,正跪在他进门必经之处,听到脚步声时缓缓抬起头来,眸中水光潋滟。

    他生的樱唇玉肌,长发顺滑生光,就连瞳眸都好看的宛如墨玉。

    虞璁在看清他秀丽的五官时愣了半天,心想这货比老子都好看啊,今天是玩哪一出??

    黄锦一脸诚惶诚恐的跟在旁边,打量着皇上的脸色,小心翼翼道:“陛下,张大人担忧您孤寂一人,便寻了个家世清白的孩子来陪着您。”

    虞璁机械性的扭头,咬牙道:“陪——朕?”

    他看着那些官员们从一开始的拘谨小心,到后来的唾沫横飞,开始互相争执,笑容渐渐加深,还示意陆炳再续一根香。

    这十几个人中,自然有振词为自己辩护的,也有梗着脖子不低头的,但他们争辩的越久,自己所种下的思想就蔓延的越深。

    更有趣的是,似乎有人学了他的法子,开始用逻辑来思考问题。

    ——本来这世间的很多无稽之谈,便是无可推敲的。

    现代有的人振振有词,觉得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但是真让他们尝一口科学家的脑浆,他们也未必能下得去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