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 56 章-第2/7页





    但是马,上能作为军事武器,提高行军速度,碾压步兵枪兵,下能作为民用运输工具,改善无数人的生计和交通。

    虞璁要的,根本不是那块地广人稀的土地,而是为了马!

    “为什么?”杨一清喃喃道:“单说为了马,也有马市可依,朝鲜那边也有上好的马……”

    “杨首辅,你想一想,为什么大明朝的马,不够多也不够好?”

    虞璁抬眸看向他,放下茶杯道:“因为高头大马,只能产于北方。”

    李承勋在一旁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道:“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

    俗话说铜驴铁骡纸糊马,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又多滋生蚊虫,再加上地形的限制,根本无法养出能驰骋征战的高等马。

    因为在炎热之地如果负重疾驰,势必会提高体温,根本无法支撑许久。

    南方能养出来的,都是劣等品的矮脚小马。

    而蒙古马那样高头阔背的,需要烈风寒霜的滋养,更需要上等的草料。

    “河套一带有天然的牧场,可以供数十个大型养马场的建设发展,”虞璁语气沉稳坚定,没有半分的退让:“距离边郡极近,地域算是中转之地,既可以将马群转运中原,也可以随时往北部支援运输。”

    “如果得了河套,就如同给朕新拨了多少个军火库。”虞璁说到这里,话语截然而止。

    可是他没有说的那些话,所有的人都听见了。

    李承勋在这一刻,几乎有种在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皇帝他要的,是以河套为跳板,去得到那一整片的蒙古!

    不,极北极寒之地,恐怕也会被舍弃。

    他想要的,就是京城以北最肥沃又草木繁茂的土地。

    虞璁看着那三人陷入沉思之中,又抬手抿了口茶。

    他其实,想的比这几人,还要远。

    中国缺的,是石油。

    这种东西,越往北越好开采。

    现在如果能解决边患,扩大版图,把未来俄罗斯的那一片都打下来。

    那么在未来,真正能够发挥极大作用的,也会是一片看似贫瘠而荒凉的土地。

    “既然都哑口无言,那么再来谈谈这立储之事。”

    皇帝不紧不慢的看了眼这神情复杂的三人,开口问道:“关于抽签之说,可有什么不明白的?”

    四个皇子,如果早就提前定下了继承的候选人。

    一旦消息走漏,那么极其可能引发某些人的不轨之心,指望靠扶幼帝上位,来把持大明的江山。

    可如果让这件事变得更加随机呢?

    “微臣明白。”杨一清起身作揖道:“此事,只三人知,誓不外传。”

    其他两人也迅速站了起来,行大礼以示郑重。

    

    虞璁默不作声的受了他们一礼,不紧不慢的又开口道:“那么此事便不纠缠啰嗦。”

    “未来朕远在西北,你们且记住一件事情。”

    “任何自西北发来的谕旨,你们不要看玉玺印章,而要看朕的指纹。”

    指纹?!

    虞鹤默不作声的拿起三枚被火漆封好的空白信件,递给了他们三人。

    “这三封信里,朕都印了一枚指纹,留作参考。”

    虞璁垂眸道:“三封信中都写了一位宫廷画师的名字,来帮你们辨识真伪。”

    这个世界上,对自己而言唯一可信的,只有指纹。

    玉玺可以被盗窃,谕旨可以被篡改。

    可是指纹不会。

    千万人的指纹都不可能同一,越是沟通交流困难的时候,越是要上一个双保险。

    早在宋朝的《洗冤录》里,就有对指纹区分和认知的明确判断。

    而且古代当兵都要造册,叫做“箕斗册”,用于辨别和鉴定每个人的身份信息。

    李承勋虽然对此早有了解,但没想到皇帝会稳妥至此,此刻更是心悦诚服,神情恭敬有畏。

    “万岁。”王守仁接了信件,思忖之后还是开口道:“倘若,微臣三人之中,有人又身有不测呢?”

    杨一清如今已经七十六岁,自己与李承勋也已年近六十,这个问题虽然令人心中沉重,却也不得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