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第2/2页



“嘉靖十年,御史傅汉臣把这种‘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称为‘一条编法’,也即咱们现在所说‘一条鞭法’。”

“从那之后,各地先后出现过江南实行的征一法,造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摊入田亩的特点。”

朱翊钧听得很认真,看来太祖高皇帝在两百年前制定的赋税制度在嘉靖年间就已经显现出诸多弊端,全国各地都在寻求更好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天予昭晖争。(touwz)?(net)

说了这么多,朱翊钧一问时辰,早已过了午饭时间。他笑着看向张居正:“先生到直庐,就算他们给你留了饭菜,想来也已经凉了,不如留下来和我一起用膳吧。”

?天予昭晖提醒您《大明皇孙的团宠日常》第一时间在[头文字小。说]更新,记住[(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

张居正退后一步,躬身道:“殿下,这不合规矩。”

朱翊钧拉着他的手往外走:“我每次去先生家里都要吃饭,先生在我这儿吃顿饭怎么了?”

“清宁宫没有那么多规矩。”

“……”

后来,朱翊钧和冯保闲聊的时候,又聊起高拱。朱翊钧问道:“一开始,我觉得高阁老让海瑞巡抚应天,是利用他刚直的性格针对徐阁老,后来,却发现,他是为了让海瑞在江南地区推行新政。”

冯保却道:“这二者并不矛盾。”

朱翊钧叹一口气,望向窗外,光秃的枝干上挂着积雪,沉甸甸的:“有时候我觉得他和我们目标一致,有时候又觉得不是这样的,我都有些糊涂了。”

冯保摇摇头:“殿下,人性本就是复杂的。这又不是戏台子上唱戏,好人坏人都用了脸谱颜色标记出来。”

“海瑞和严世蕃是两个极端,也是个例。而大多数人,都是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们的行为,取决于他们的立场和利益。”

“立场决定观点,利益大小决定动嘴、动手还是动刀子拼个你死我活。”

“不要试图考验人性,而应该洞察人性,通过制度去约束人性。”

朱翊钧点点头:“其实,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只是……”

只是,他年纪太小了,对于人性仍然存在一些美好的幻想。

这些年来,他熟读《四书》,自然也受到一些儒家思想的影响。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礼记》:“我早就知道,这些书,看多了并无益处,人不可能读圣人的书就变成圣人,否则还要《大明律例》做什么。”

冯保竖起手指,抵在唇边:“嘘~”

而后他又问道:“那殿下想读些什么?”

朱翊钧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韩非子》:“读一读这个吧。”

冯保笑着点点头:“看起来似乎不错。”

朱翊钧问道:“大伴读过这个吗?”

冯保笑道:“读过一点。”

朱翊钧拉着他的手坐到炕上:“那你给我讲讲。”

冯保想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