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豁然大悟-第2/2页





    能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上山打柴,每天除了上山打柴挑到集市,卖了买回米油回来维持生活之外,就是听老娘诵经,或者是一个人坐在院中苦思冥想著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

    为什么每个人的遭遇会大不一样?有的荣华富贵,有的贫穷卑贱,有的身强体壮,有的百病缠身,有的心地良善,有的无恶不作。为什么蛇吃青蛙,青蛙吃虫,虫吃蚂蚁,总是如此的吃吃吃,弱肉强食,这到底为什么?他思索着,参悟着,有时竟不知不觉会坐到深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到了龙朔元年辛酉岁,能儿已经是个二十四岁的青年小伙子了。他不仅体魄强健,而且聪颖善悟,事母尽孝,这令我感到快慰。勤劳善良的能儿,每天仍是上山打柴,然后挑到集市,卖了买回米油回来维持生活。

    这一日,能儿打得两捆乾柴,又挑到新州县城市场上去卖。眼看天近傍晚,也无人问津。能儿怕自己回家太晚,娘亲担心,只好挑起了柴捆想往家中走去。

    可是他没走几步,忽听身后有人问价:“卖柴的老弟,你这挑山柴多少钱一担?”

    能儿一听有人问价,急忙放下柴捆,回头一看,见问话者是一个中年男子:“天色已晚,大哥要买,给八个铜钱就行了。”

    能儿卖柴从来不漫天要价,现在天近傍晚,他要价就更低了。可是这位买主还挺慷慨:“老弟,你这挑山柴成色不错,我也不亏待你,给你十个铜钱。我是福来客栈的掌柜,叫金正发,我得麻烦你送到我的福来客栈,怎么样?”

    “可以!”能儿答应一声,挑起柴捆,随着金正发穿街过港,拐弯抹角,来到了福来客栈。

    金正发让能儿把柴捆放到厨下,然后取出十个铜钱付给能儿。

    能儿谢过,他接过铜钱转身往出走,可是他没走几步,忽听客房内传来朗朗的读经之声。侧耳细听,只觉得字字金石,似乎感到有一股生命的暖流从心灵深处源源涌出,并打开无量无边的智慧宝藏,他不知不觉的迎着诵经之声走去。他虽然常听我诵经,但从来没听过这样似曾相识的经句。

    他站在窗前静心息虑,至诚垦切的倾听着,那句句禅语直透心性,字字圣言,启开迷津。也是他善根成熟,智慧萌发,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时,心头一震,头脑轰鸣,眼前仿佛画亮一道巨大的闪电。

    猛然间身心俱忘,只觉得世间万有,我人众生,千门万法,四大五蕴,尽归虚空,一无可住。刹时间心地花开,灵源波涌,烦恼顿断,妄想自灭,立时般若现前,以往追思的一切,俱皆明晰透彻。

    能儿今日豁然大悟,拨云见月,顿开心慧,还证本来,达到了直见本性的境界。

    “伯母,您说的太深奥,这是出自那本书上的?我听得不大懂,能不能说明白点?”梁玉莲听到这里,似懂非懂地插问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