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虎下山



    青阳山下陨龙镇,位处大玄王朝西北,人口三百余户。镇子原名靠山镇,八百年前传说青阳山中有蛟属化龙登天,天降劫雷,蛟龙渡劫失败,身死陨落于山下,蛟龙虽身死而怨气不散,血雨连下数月,百姓哀鸿遍野饿殍满地,后经当代天师李镇元以大神通化解落陨龙碑于此地,故而镇子改名陨龙镇。

    镇外半山腰有一道观名为伏龙观,有心人若能登高俯望会发现整座镇子好似一条盘龙卧在青阳山前,而伏龙观正位于龙眼处。整座道观稍显寒酸,大门口刻有一副对联,上联:道不尽人间疾苦,下联:画不得世事无常,正殿供奉一尊泥像,右手持笔,左手捧书,一副儒生模样,可身上确是道士装扮,更奇怪的是塑像并未雕刻五官。

    听镇子里老人说,观里供奉的乃是得道的真仙,数百年前曾护过一方百姓安宁。但此人的具体事迹连镇里最年长的老人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是口口相传此人曾有恩于陨龙镇百姓。

    “小天啊,去看看今天有无信众”说话的是一老道士长得倒是道古仙风,头戴高冠身穿一件老旧道袍,灰布袍子洗的发白,脚踏一双千层底的老布鞋,老道眉须皆白,一缕长髯挂在胸前,说不尽的潇洒惬意,神仙风姿,左手拿着一只青皮葫芦,言毕将葫芦内的劣酒一口灌入口中,一大早已有几分醉意。

    “得了吧,老骗子,就咱们观还信众?您一个敢给和尚看姻缘的主就别胡思乱想了。”

    回话的是一男孩,名叫玄小天,今年十二岁,是老道士的徒弟,生得清秀,额头上可见一道青筋,站在凳子上一双手吃力的拽起水桶将水倒入大缸内。

    五年前王朝遭逢百年难遇天灾,农田颗粒无收,无数难民逃离故土,男孩就是那时与在外云游的老道相遇,那时正值寒冬,眼看小家伙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沿途不少饿死病死在路上的难民历历在目,就当小男孩以为自己也当伴随亲人而去时,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出现在眼前。

    老道士看其可怜施舍了一个干饼,小男孩先是怯懦的看着老道,发现老道并无恶意后,接过干饼和着雪水送入了腹中,乱世灾年这种小孩多不胜数,老道也并未在意,就在当晚老道入住一间破庙时,小男孩抱着一捧干草放在老道身前并说了声谢谢,声音稚嫩且细微,然后慌忙跑掉,看着小男孩头顶的干草屑和冻的通红的小手,老道不免起了恻隐之心。

    灾年百姓流离人命如草芥,没人会在意一个老道士身边何时多出一个小道童的。

    在之后的几年起初玄小天还感恩老道士当初的收留之恩,加之老道士那得道高人的形象,对其恭敬有加,只是平日里接触的多了才发觉这老道真心一言难尽啊……

    “要不是你非说孙胖子新纳的小妾是妖怪,咱们也不至于被打出来。”男孩气鼓鼓的说道。

    “人若不正于妖何异,心若不正神怪自扰,小天你还不相信为师吗?想我伏龙观也是道门正统,三百年前你师祖……”

    “知道了,知道了,师祖是得道飞升的仙人,有降龙伏虎的神通,三百年前威震天下,师傅你也曾下北海捉过鳖精,在西荒斩过尸王,夜战十八女妖未落下风……”男孩达拉着小肩膀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这番话师傅已经说了千百回,一张口就是这套,耳朵都起茧子了,玄小天虽然年少但也知道真正有本事的得道高人,那都是归隐深山清心寡欲,哪有天天向一个小孩吹嘘自己多厉害的,别人或许不知道自己师傅什么样子,会被老道士外表所蒙蔽,自己可是对这师傅门清。

    玄小天与老道士在外云游时路过一个叫安阳县的小城,一大户家每到深夜门外总会有阵阵诡异的拍门声,可当下人开门确不见一个人,一连三天后小城百姓都说是有恶鬼深夜索命,一时间闹的人心惶惶,直到老道在财主家鼓捣了一场捉妖法事,当夜诡异的敲门声就在也没有了,小城的人们霎时将老道士喻为神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