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患以民生疾苦-第2/3页





    “这是很常见的事?”

    “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很常见……”孟戚出神了一阵,似乎在回忆什么,然后道,“楚朝曾为此颁布新的徭役法,凡被摊发徭役者,一概不许赎买,家有余财的,可以派遣奴仆、或者自行雇人前往服役,不得由官府代收钱财。”

    墨鲤听了,觉得这倒是个办法,从根源上遏制压迫。

    孰料孟戚接下去那句话却是——

    “新法推行失败了,那些捞钱的官吏,总能找到空子钻。他们通过牙行,规定富户必须通过官办的牙行雇人,钱财转了个手,又到了那些官吏的钱袋里,实际上根本没有雇工前去,事情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得到解决。还有再黑心一些的官吏,干脆向服徭役的百姓收取‘独份钱’,每人十文,若是不缴,就会被牙行强行‘雇’去,原本只需要服役一个月,被延长至两个月,做了雇工却拿不到一文钱。即使上告,府衙县衙早就沆瀣一气……”

    墨鲤听得气息都有些急促起来,他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些差役蹲在车边,似乎还在为不能及时赶到秋陵县苦恼。

    身边孟戚继续道:“楚朝推行新法,包括徭役法在内,共十二条,又为新法立下巡检一职,最终结果却是差强人意。贪官砍了许多,那些跟贪官勾结一气的巡检也不少。譬如徭役法,大夫,你知道为何会失败吗?”

    “……吏治腐败?”

    “不,乃是县衙官制不全。”孟戚似乎完全恢复了作为国师的记忆,他侃侃而谈道,“在一座县衙里,正经拿朝廷俸禄的官吏并不多,捕快、狱卒、押官这些人吃的根本不算是朝廷俸禄,他们养家糊口的钱,是县衙给的,县衙的钱从哪儿来?就从朝廷默许的地方扣油水,加上知县有任期,他们来来去去,没个定数,只有这些小吏久蹲县衙,他们倒成了地头蛇,甚至可以架空知县,他们若是不肯干活,知县也没有法子,只能顺着他们,给他们好处。”

    墨鲤沉默不语。

    这似乎就是秦老先生说过的,是薛令君才懂,而他们所知甚少的事?

    “大夫,看你的模样,想必竹山县并无这些。”孟戚忽然笑了,悠然道,“这让我起了好奇之心,想去竹山县看看……不过再好的地方,也不是一直如此。”

    墨鲤听山民说过,在薛令君来之前,竹山县是什么模样。

    薛令君虽然比秦老先生年轻三十岁,但是在一般人眼里,知天命的年纪已是垂垂老矣。即使薛令君身体好,再活个几十年,可是几十年过后呢?

    墨大夫逐渐发现,他对未来的期望,好像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至少他无法想象将来的竹山县,有一群盘剥百姓的小吏,一群蛊惑民众的圣莲坛教众。

    秦逯当年云游天下,最终落脚在了薛令君治下的竹山县,可是墨鲤能怎么办?歧懋山就在那里,他能在外面游荡,可终归挪不了窝,还是要回竹山县。

    “大夫后悔离开故乡了?”

    “故园虽好,但是若不出来,又怎能察觉到将来的危机?”墨鲤回道。

    一地之民,活得如何,全靠来赴任的知县是何样的人?要如何改变?

    墨鲤想了很多很多,等他回过神时,忽然意识到了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一件事:连他这条小小的龙脉,尚且得为竹山县担忧,那么太京龙脉呢?

    龙脉一旦化形,作为人活在世间,就会遇到同样的烦恼。

    太京是历朝国都,一个糟糕的皇帝,可比一个糟糕的县官麻烦多了。

    难道太京龙脉能够忍得住这样的糟心吗?

    墨鲤下意识地望向孟戚,目光幽深。

    孟戚正等着大夫继续向他求教呢,乍然对上这个眼神,他后颈一凉,好像有什么秘密被发现了似的。

    “……”

    怪了,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孟戚在心里嘀咕。

    “嗯?”墨鲤恰好看到孟戚身后不远处,有个蒙头遮脸的人跑到差役身边,体力不支栽倒,那些差役似乎认得这个人,连忙将他遮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