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湛然此时意-第2/3页





    怪并非坏人而只是遵从社会规则做出“正确”选择的老魔法师?

    怪背后那恃意逞威的强力者?

    这四者中,除了最后一个有待商榷之后,其余三者,尤其是第三者,方天真的并不认为对方,有多少错。——不要用太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

    在这一点上,孔子就做得很好。

    虽然前世华夏上下向来喜欢以道德杀人,并且后世很多人把这种行为归咎于儒家流毒,以致最终直接归咎到孔子身上,但任何一个只要真正翻过哪过是粗略地翻过《论语》的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孔子这个人,真的很务实。

    而以方天现在的看法,孔子的核心思想,也不过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承认现实,立足现实,然后在此基础上,愿己愿人,天天向上。

    “承认现实,立足现实”,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任何不理解这一点的,都会与孔子的核心,背道而驰。

    “承认现实”,就不会遮掩鄙陋。

    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世界不可能人人都一样,而不一样,就意味着有差别,而这差别,在孔子眼中,就是可以学习的地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从中照见自身,让自身有所改进。

    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我小的时候,出身底层,家境寒微,为生计故,所以会不少下苦的执事。——别说那个上下等级较为森然的时代了,就是数千年之后的后世。又有多少人,能坦坦然然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立足现实”,就不会对己对人,要求太高。

    就如端木赐救人与子贡救人的事例一样,子贡救人收受报酬而端木赐救人不收报酬,孔子表扬前者而不表扬后者,就是因为。后者不是不值得表扬,而是天下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把“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拿出来,作为标竿,久而久之,这个标竿会让所有人都视若无睹。从而彻底废掉。

    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为例。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话真是会让许多“民”大为鼓舞,为啥?最“贵”的嘛!

    但现实不?

    如果真的“君为轻”,那谁的脑袋被驴踢了,好好的贵民不做。去做这个轻贱的君?这句话的本质几乎就是在说,你越是往上爬,层级越高,就越是卑贱。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所有人奋斗和努力的意义。

    所以,这话,哪怕是“民”,也只会是最底层再无可后退的那一层的民才会拿出来宣讲。而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可以向着前方前进的,都只会是无视这句话的。

    其实,就算是最底层的那“民”自己,哪怕是宣讲着这话,自己深心里,也是不可能认同这句话的。

    因为这话本质来讲。就是错的。

    是不立足于现实的。

    这话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提出了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思想,对所有受压迫的人来说。是一剂兴奋剂,但兴奋剂可以偶尔用一用,有振奋精神的作用,若长期用,那这人,必定废了。

    真实的生活,终还是要回到“立足现实”的轨道上来。

    立足现实,才能踏踏实实而真真正正地一点一点向前进,不论于个人而言,还是于社会而言。

    从某种意义来说,任何非立足于现实的东西,都是一种“兴奋剂”或“毒品”,让人沉浸或者说沉沦于一种梦幻般的“完美”之中,从而视现实为污垢,然后或愤世疾俗,或生出厌离之心,或产生逃避之想。

    就这样,在肥皂泡般的“完美”下,然后自身之身心,也一步步地走向破碎毁灭。

    “远离颠倒梦想。”

    方天忽然想起了前世佛经中的一句话。

    一切贤圣,皆以真实为基础,以现实为依托,以当前当下为立足。

    下一刻,方天心中,缓缓流过这样一种领悟,再下一刻,识海中,那数以万计大小不等的“太阳”,忽地剧烈燃烧起来。

    而这一燃烧,就是很久,在动静终于止息之后,方天却是发现,几乎所有的“太阳”都小了一圈,完成了或多或少的“缩水”,其中,更有许多的“太阳”,直接消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