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9章 龙廷药材市场



    联系不到马丽丽让王少东感到些许遗憾,不过想到明天晚上小舅要带着自己去摸螃蟹,自己又立马高兴起来。

    第二天早晨七点,王少东睡得正香,忽然觉得浑身一阵凉意,忙睁眼一看,发现盖在自己身上的毛毯早被旁边的小舅给掀开了。

    “小子,太阳都晒屁股了,艾玛,这么猛?”

    王少东揉着惺忪的睡眼,含混得问道:“小舅,什么这么猛啊?”

    当他顺着小舅的眼神看过去的时候,这才发现刚才做了个很千金的梦,自己的丁丁还摆在战斗状态呢,然后慌忙地拉过床头的短裤穿上了。

    “你小子,放着个好脑瓜不好好上学,非得在这山沟沟里面养什么鸡。小子,我问你,今天有空吗?”

    王少东一边套着衣服,一边呜呜噜噜得说道:“有空有空,小舅,咱们现在就去抓螃蟹吗?”

    “摸螃蟹得到晚上,你要是有空呢,跟我到龙廷镇药材市场去一趟,晚上回来带你去摸螃蟹。”

    现在这段时间养鸡场这边基本上步入正轨了,然后王家又从村里雇了两个妇女来帮忙,一天十五块钱的工钱,主要负责在笼养鸡舍这边填料和清理鸡粪什么的。然后王富民他们一家就闲下来了。

    王少东穿好了衣服,勾肩搭背得便和自己的小舅赵士海缠在了一起。

    “小舅,你要去龙廷卖啥?”

    龙廷药材市场,是齐鲁地区比较大的药材批发集散地,什么沂蒙全蝎、丹参、徐长卿、艾蒿、黄芩、土鳖等等,都在这边集散销售。

    赵士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龙廷去一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赵士海是真正的靠山吃山的人。他家几乎全部的收入都来自于山上,他是抓蝎子、套兔子、逮山鸡的高手,同时他又认识山里面许许多多的草药。

    每年,赵士海从山上挖出来的草药,也能卖不少钱。

    “乱七八糟的,都有一些,主要是蝎子。”

    在2002年的时候,沂蒙全蝎在龙廷收购的价格已经到150左右了。

    当时农村许多地方都有收蝎子的药材贩子,一般从小学、初中生手里收过来之后然后再到龙廷药材市场去卖。

    到村里面收的蝎子,一般只要大老母,一个三毛到五毛钱,这东西看行情。大个头的蝎子,差不多120个就能够一斤,所以收蝎子的小贩子每收一个蝎子就要赚七八毛钱。在2002年的时候,这是个很不错的活儿。

    那时候上小学的,上初中的小伙伴,下午放学早,作业也少,惊蛰过后,一放学就跑到山上抓蝎子换点零花钱。

    在2002年的时候,一个小孩一天如果能有1块钱的零花钱,那已经算是很逍遥的了。

    王少东起床之后,没有在家里面吃饭,而是跟着小舅翻过南山去了清泉岭村。

    小舅家就在村头,不过他家大门锁着,小舅说王少东的舅妈回娘家了。

    赵士海有一辆开了四五年的农柴三轮车,王少东看到三轮车上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草药,都是小舅从山上挖的,数量最大的就是艾蒿。

    艾蒿这东西在周围的山上到处都是,晒干了,到了龙廷之后也有人要,不过这东西不值钱。

    另外,在捆成捆的艾蒿上面,还摆放着三十几根蚊蒿绳。

    天气转凉了,不快点把蚊蒿绳处理掉,就得等明年了。

    蚊蒿绳是山里老百姓世世代代传下来用来对付蚊子用的老办法,山里生长一种叫做蚊蒿的野草,晒干之后编成又粗又长的绳子摸样,然后再点着一头,那蚊蒿绳便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蚊子闻到这样的气味之后,便吓得跑得远远的了。

    记忆中,王少东的爷爷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老两口家每到夏天傍晚就会在门口摆上两根蚊蒿绳,点着之后,一晚上都没有蚊子了。

    赵士海锁好门,开着三轮车,拉着自己的外甥王少东便沿着从清泉岭通外泰南市的路走去。

    泰南市虽然是个县级市,但是人口比鲁中市还要多,下辖21个乡镇。

    清泉岭村西边,是一带高大陡峻的山脉,山上全是青石,一些顽强的山槐树从那悬崖上探出头来,悬崖上悬挂着几根早就枯死了的树藤,除此之外,整个悬崖都光秃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