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伏牛村



    杨岱打算去巫溪山下的伏牛村里的投宿,伏牛村离巫溪山不远,也就三里路程,很快就到了。

    伏牛村位于巫溪山西侧,村民大多靠着种田,砍柴为生,家家户户都有几亩薄田。

    这里因处于巫溪山西侧,土壤较湿润,因而粮食产量比其它村子稍微高那么一点,但因耕作的农夫少。

    又靠天吃饭,所以农民收成普遍不好,甚至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每年只能够勉强糊口。

    这些年来老皇帝越来越老迈,不说十税九收,对于政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云州是下州,地理偏僻,各郡府都缺钱,更不要说农业了,农民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不管怎么样,能够填饱肚子就行。

    杨岱此次便要去伏牛村的村东头找颜老七,在他家借宿。

    颜老七与杨岱算是忘年交,颜老七膝下还有一个孩子,名叫颜卿,是一位读书人,年仅二十一便在乡试之中拔得头筹。

    考取了举人功名,现居在伏牛村务农,等到明年春闱之时,入京再考。

    大齐读书人想要做官要参加科举,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所以乡亲们又送了颜卿一个雅称:

    “颜解元”

    会试是举人春天的时候在京畿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由天子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所谓六十老童生,七十少秀才,读书人想通过科举入仕途太难了,像颜卿这般仅二十一岁便是举人,已经可以称赞一句文曲星下凡了。

    若是考不过的话,朝廷还可以免费的发放丝绸绢帛作为回家路费,第二年进京赶考的时候,还可以发放二十两银子作为路费。

    二十两银子够一个普通的农户人家生活一年半了,当然不用想也知道,地方官员层层克扣,能给的绝不会超过十两。

    颜卿虽然是举人,却没什么背景,在乡试上过关后,便在家赋闲着,毕竟要秋收了,家里不可能养闲人的。

    伏牛村紧挨着春荷山,翻过春荷山便是云中县,倒也是一个歇脚的好去处。

    春荷山原本是春水夏荷两座大山,只因三百年前荒州妖族不惜陈兵百万妖兵,意图入侵中原。

    路过云州巫溪山时被一位遗世独立,身着红衣软甲的女子孤身一人挡住,一剑破甲五千余。

    那位手段通天的女子又不知从何处所搬来的春水、夏荷两座大山,拦住了妖军去路。

    百万妖军终是铩羽而归,而那位红衣女子也因为炁散力竭而坐化在春荷山中。

    后人赞曰:

    “云州有红衣,一剑天下惊。”

    想着想着,杨岱便在不远处看到了伏牛村,快步的走了过去。

    竹林,梯田,吊脚楼。

    一挂雪瀑从悬崖顶端倾泻而下,犹如银色匹练,壮观无比,水流潺潺,声音清脆悦耳。

    行至村口处,杨岱转身看向这个略显贫瘠却不失人间喜乐的偏僻村庄。

    只见远方的稻田里,割完最后一茬稻子的壮劳力们看了看天边的太阳,抹了一把头上渗出来的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