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生擒朱由检



  东亚的骑兵战术在过去、战术大部份时间里就是正面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断敌后路等等,即使是骑兵战术的祖师爷匈奴人也只有这些。 

  但这时,正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赵武灵王琢磨出了一种新战术,车悬。 

  车悬其实也就是突击战术的威力加强版,但比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 

  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时甚至还有意将横列的间隔拉得大一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配合。 

  可以说,车悬阵等于一个骑兵版的锥行阵,不同之处在于宽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 

  因为车悬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阵、至少相对步兵的阵来说是这样。 

  它并没有各兵种间有效的配合,而是纯骑兵的冲击战术。 

  所以后世兵家大都不认为有此阵,如大多兵家都对此阵抱不置可否的态度。 

  但是这种阵法却在当时的赵武灵王,以及后世被大汉霍去病用的纵横大漠,无人能当,只是随着汉人骑兵的衰弱,后人无法亲身感受其威力罢了。 

  杜棱洪是蒙古人,但他很清楚一件事情的,那就是对付有骑铳、火炮的明军,用“曼古歹”对付不了他们的,倒是车悬阵、正好可以克制明军骑兵的骑铳。 

  在杜棱洪的作想中,所有蒙古人都列阵完毕,而一万七千人是一种什么概念? 

  从天空中看去,这一万七千人马几乎覆盖了数万平米的平原,相当于五到六个足球场的面积。 

  他们列阵之后,在他们对面的明军看来,天际边依旧是一片漆黑,看不见一点蒙古人背后的草地和白云。 

  “吹号!进军!” 

  “呜……” 

  伴随着杜棱洪的下令,一些蒙古人开始吹动长长的号角声,一时间悠扬的号角声传遍了整片草原,让近两万明军瞬间紧张了起来。 

  由于杜棱洪特意挑选了一个矮坡,因此从明军的角度来看,蒙古人的人数似乎要比他们多得多。 

  他们没有整齐统一的旌旗,对于善于用旌旗和炊烟来判断敌军人数的曹勐等人来说,只能通过眼睛看到的一切来判断。 

  “诸军准备!” 

  马背上的曹勐拔出了腰间的长刀,而他的话也被两侧的塘骑听到。 

  一排排塘骑跑出,开始向着各部人马传令消息,而长久以来的训练,让其中一万四千多名步卒深吸了一口气,做足了战斗的准备。 

  相较于他们,被调往参加过河套之役的左右两掖骑兵显得十分从容。 

  “前军武骧卫举铳,准备三段射!” 

  察哈尔骑兵开始慢慢的行军,向着明军靠拢,而距离尚有三里。 

  面对这样的距离,曹勐没有直接派上火炮,因为他把火炮放在了前军三千人的身后,并且填充好了油纸包裹住的五斤细石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