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3页



    这是采访过华国那一位的著名主播和一个药企业务主管的对话。

    “我知道,在制药行业有这么一个说法,一家的药企的生命之源是研发,是实验室,而他的咽喉则是销售渠道,今天我们来聊聊药企的咽喉,销售渠道。”

    “卡特总监,我想您这个专家,应该能谈一谈吧。”

    “当然,我很荣幸能与您这位著名主持人对话,赫克托先生。”

    “至于销售渠道,包括我们默沙东在内的全球知名药企,之所以能在国际药物市场上,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我们强大的研发能力,庞大的药物专利库,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销售渠道。”

    “我们有着最庞大的销售渠道。一家药企,它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人力物力,当一项药物最终面世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尽快将它推向市场,然后盈利回本。”

    “而从研发面世到进入销售,其中还有一个环节。”

    “fda”说话的是赫克托。

    “没错,就好比我们美国有fda,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药物监管系统,对进入其国内销售的药物进行市场准入审批。”

    “这是对本国居民的健康负责,这是应该的。”赫克托摊手说道。

    “没错,但是这里面可是有技巧的。”卡特做了个神秘的表情。

    赫克托大笑,“卡特总监,您就不要卖关子了。”

    “好的,我举个例子。譬如前阵子刚上市的卡坦史丁,fda审批是上个月才过的,但是这项药物,我们默沙东的生产车间,已经生产了四年了。为什么这就是各个国家药物审批制度不同造成的。”

    “有些国家,譬如我们美国,又譬如欧洲各国等发达国家,有着严格的药物审批制度,每一项上市药物,都需要非常严格的临床试验。但是有些国家不同,有些国家只需要提交临床试验报告,有些则规定其他国家过审的药物,他们国内就可以直接上市。”卡特笑眯眯地说道。

    赫克托右手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若有所思地开口道“那若是一种药,在那些只需提交临床试验报告的国家被批准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在很多国家可以同时上市”

    “赫克托先生,不愧是赫克托先生。没错,就是这样,这就意味着,在很多国家,我们就省了再次进行药物临床的人力物力。虽然实行这种药物审批制度的,大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让他们的官员在市场准入审批上签字,或许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对比药物早一年进入市场获得的收益,根本不值一提。”

    赫克托发出一声赞叹声,“那若是药物出现问题了呢第一个签署市场准入审批的国家,它的国家信誉”

    “其实一项能通过实验室临床的药物,它出现问题的几率是很低的。但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当然,会产生影响,对于那个国家的国家信誉。”

    朱新上前,将录像带拿出来,随后略显拘谨地看向身后会议桌上坐着的人。

    “领导们,这是我们兴华社驻美国分社的员工带回来的,也是我们为什么会从制度角度写这篇报道的原因。”

    会议室里很安静,朱新几乎可以听到自己高速的心脏跳动的声音,他身为兴华社总编,按行政级别来说,也算是部级干部,但饶是如此,除了大会,他也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领导的。

    会议桌上的老人们神色凝重,赫克托和卡特的对话,戳中了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两个点,国家信誉和对国民健康的责任心。

    许久,坐在最中央的老人才开口道“小朱啊,你先出去吧,把录像带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