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第2/3页



    “而我们华国,却连临床审批的规范都没有,从长期看来,对生物制药人来说,这并不是个好现象。”虚岁二十一的李铮,面上满是郑重的神色。

    药物审批赵德培的神情有些微妙,这可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事情了。不过他不得不承认,李铮说的确实有道理。

    比起这些埋头于实验室的老一辈生物人,赵德培最为华清校长,和官场还是有一定接触的,现在的药物注册司,从事一线药物审批的人员不过几十个,最高学历也不过是大学,要求药物临床什么的,也太为难他们了。

    不过李铮说得对,想要国内药物市场真正规范起来,和国际市场接轨,建立起完善的临床试验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完善的临床试验规范,才能保障药物准入机制的科学性,才能促进国内药物研发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同时也为国外药物顺利进入华国市场制度保证。

    但是,有道理归有道理,但这毕竟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事情,做起来难度可不小啊。

    在场众人也听出了李铮的言外之意,“怎么,李铮啊,你对新药审批这一块有兴趣”杨老面带笑意,杨老本身是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是华国新药入市的最高审批人之一。

    对于华国的药物审批制度,他心里是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想法,但却一直没有具象化,李铮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眼前一下子清晰了不少。

    不过身为一个生物学学者,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科学家,对于什么制度啊,审批啊之类的琐事,他并没有过多在意,这这位老前辈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

    “李铮啊,你是个天生的科学家,不要让其他事情分了你的心。”杨老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一辈科学家的清高自傲,也是华国药物审批被一群外行人把持,药物临床规范迟迟没有建立起来的重要原因。

    “杨老,我们研究生物学的意义是什么”李铮的目光变得有些严肃。

    杨老明显一怔,“意义,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啊。”

    李铮莞尔,他抬头,目光扫过一众为生物科学奉献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们,一字一句地开口道“我不一样,我研究生物学的目的很简单,转化为生产力,将我的一个个项目都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李铮这番表态,就好似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大声喊出我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一般惊世骇俗。

    李铮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上辈子自己第一次到华清见到陈安帮时的场景,那时陈安帮已经五十多岁了,长期的实验室生涯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要瘦弱不少。

    然而,他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李铮两辈子都忘不了。

    “探索生命奥妙,追求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但是现在国家的现状还不允许我们高尚。这是一位老前辈的原话,也是因为他的那一番话,我放弃了本来擅长的分子生物学,投身生物制药。”这是李铮第一次主动提起他原来的事情。

    这让一众华国生物学圈子里的老前辈面面相觑,李铮口中的那位老前辈,应该也是他们这一辈人,他们中竟有人对这位天才生物学家影响这么大

    “药物不是艺术品,是供起来给人欣赏的。药物只有用在人身上,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才不负我们研究室里的日日夜夜。真正的好药早一天上市,就多救一条人命,改革药物审批制度,加强药物转入机制,这是当下势在必行的。”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这次的会议是李铮发起的,众人本以为这会是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会议,却没想这会议一开始,李铮就给众人扔下了一个重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