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杀器-第2/2页





    当然,如果不出意外,他们是翻不过去的,因为这里是藩王军最后防线。

    九千多藩王军就隐蔽在女墙后面,藩王军由一千骑兵,五百炮手,两千长枪手,一千辅兵与四千名铳手组成。其中铳手与长枪手站在最前排,四千名铳手分为四排,前后交替射击。前排铳手出现伤亡,后面铳手随即补充上去。辅兵们手举盾牌护卫前排铳手,长枪手隐藏在铳手身后,若敌军冲到近前,火铳手便往后退去,长枪手上前突刺。

    藩王军的指挥官是唐王朱聿键,监军事南镇抚司两名百户,考虑到藩王军以及唐王本人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这样的安排并无不妥。

    唐王朱聿键在宁武关与顺军作战,以区区五千余人对抗十倍于己的流贼,在六万顺军包围下仍能坚守宁武关半月之久,最后还能全身而退。崇祯皇帝之所以选择唐王作为女墙防线的指挥官,也是基于此人拥有一定的防御战经验。

    女墙防线之后便是京师防御核心阵地——京城九门防御阵地。

    与前两道防线相比,京城防线堪称固若金汤,这里不仅火力强大,而且中卫军皆是强军中的强军。

    京师九门部署有三百六十门大型佛朗机炮,一千八百门虎蹲炮,至于红衣六磅炮万人敌则不计其数。

    中卫军九千人分别镇守京师九门,中卫军使用的各类火器都是大明火器局最新研制或是改进的武器,有很多武器都是明军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比如改良版虎蹲炮,这是一种类似后世迫击炮的曲线攻击武器,发射后,炮弹呈抛物线向前飞出,射程可达五六百步。而该武器发射的炮弹,则是升级版的万人敌,相比明军之前使用的万人敌,升级后的万人敌重量更轻,装填火药更多,威力也就更大。只要落在敌阵中顺利爆炸,不带走三两条人命那就是可耻的浪费。

    而中卫军本身,按照崇祯皇帝训练要求,九千六百人,人人都是射击,格斗,爆破,方面的人才,守城战自不必说。在野战中,他们并不使用同时代排枪阵线队列,而是用后世天朝军队三三制战斗阵型。这种散兵线队列对火器要求很高,尽管崇祯皇帝三令五申要求火器局研制类似马克沁机枪来复枪之类的存在,这对毕抚坚或是汤姆士涞水当然是不可能的。

    虽然如此,中卫军日常训练还是以20世纪中叶天朝解放军为样板,抛弃排枪阵线,以三三制展开训练。

    这次京师防御战,对这支心腹嫡系,崇祯皇帝没有太多要求,因为皇帝陛下绝对信任这支军队,无需向他们多做解释,无需向他们做任何动员,中卫军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实际上,京城最后一道防线主要防备的还不是从昌平赶来送死的八旗战甲,而是盘踞在北京南边的刘芳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