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白鼠-第2/3页





    这也太奇葩了吧!

    “你在京师杀了多少明人?”

    “爷,我也是被迫无奈啊,”

    古克潭还在跪地求饶,崇祯缓缓举起手枪:

    “那不是理由!”

    子弹贯穿古克谭身体,脑浆迸裂,鞑子倒在地上,结束了自己罪恶一身。

    “先拿你做研究了,”

    朱由检掏出匕首,从建奴尸体上割下几块肉放进保鲜袋,转身朝外走去。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七,辰时。乾清宫正殿。

    崇祯皇帝高高坐在龙椅上,俯视群臣。

    皇帝身旁,北镇抚司副千户高文彩昂首侍立。

    六名腰挎顺刀,手持火铳的锦衣卫站在龙椅两侧,神色肃然。六人皆是从中卫军中挑选出来,对崇祯皇帝绝对效忠。

    毕竟他们的俸银是普通中卫军的三倍。

    朱由检对这几位锦衣卫颇为满意,虽说以崇祯皇帝现在的武力值,外加一身逆天装备,基本不需要旁人保护,不过基本的仪仗队还是不能少的。

    辰时初刻,大臣陆续进殿,虽然天气寒冷,却没人再敢迟到,朱由检朝王承恩微微示意。王承恩扯着公鸭嗓喊了句开始。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七的早朝就这样开始了。

    朱由检扫向大殿各,望见手执玉笏的文武群臣,嘴角浮出得意神色。

    这已经是连续第六天早朝了。

    紫禁城每日早朝已成为新常态,这在皇权衰落的明末是难以想象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每日三朝,精力不可谓不充沛。

    然而本朝自嘉靖年间开始政务荒怠,无论是穆宗贪恋女色,神宗痴迷道教,大明皇帝身上表现出来的怪癖令文臣头疼不已。

    两百年来,帝国的官僚们费尽心机,设计出一整套精密制度约束皇上。

    这些制度的核心就是所谓的“礼”。

    在崇祯皇帝身上,文官们的计划算是成功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崇祯初年的朱由检都是完美的,是符合礼的要求的。

    朱由检不像武宗朱厚照那样离经叛道动辄逃离皇宫四处冒险与有夫之妇幽会,也不像穆宗朱载垕那般贪恋女色服用媚药病亡。

    更不必说痴迷道教的神宗。

    对于宗教,无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西方舶来的天主教,崇祯帝都表现出了淡漠态度。

    实际上,继位十七年来,崇祯只待在紫禁城中,不曾离开过半步。

    如果不是因为穿越者附体,崇祯皇帝会在这片不过三十万平方米的皇宫中继续待下去,一直待到自己吊死煤山。

    然而改变已经发生。本朝各个皇帝都极具个性,朱由检也不例外。

    近来文官们惊讶发现,这位年轻皇帝表现出来的离经叛道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不仅不遵从所谓的“礼”,而且还有掌控兵权的危险迹象。

    最让群臣感觉不安的是。

    崇祯有把枪。

    朱由检用这把枪击杀礼部侍郎,现在又招兵买马,看样子是要把紫禁城变成座大军营。

    京畿地区上万太监锦衣卫还在观望,而他们中的先行者,超过两千人已经加入了中卫军,虽然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留下。

    倘若现在不加阻止,等到崇祯皇帝训练成军,文官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正德年间,那位百年不遇的叛逆皇帝就是幻想依靠操练兵马来获得权力,从而架空内阁,摆脱帝国文官操控。

    可惜他失败了,并且最后死的不明不白,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经过秘密串联,四位大臣,连同晋商头目组成了对抗崇祯皇帝的联盟。

    这些人包括内阁首辅陈演,京营大都督李国祯,八大晋商头目乔志雍,漕运总督萧一民,大明国丈周奎。

    在陈演示意下,李国帧率先走出队列,朝皇帝施礼。

    “启奏皇上,臣听说皇上这几日在宫中操练兵马,不知可有此事?”

    朱由检目光逼视李国祯,微微笑道:“不错,确有此事,”

    李国祯不怕崇祯和自己翻脸,毕竟他手上还掌握数万京营,即便大都是些老弱病残,凭借这点资本,崇祯也不敢对自己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