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阳谋-第2/2页



    可是这样做只能解燃眉之急,而等到下一次还贷之前,没有凑足数目,那就只能出售土地,最后沦为佃户。

    即便是淮国收取的赋税并不是很高,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小民的抗风险能力太差,稍有一

    些不对,就要倾家荡产。

    一家小民成为佃户,淮国的税收就要减少,而卿士家族们的实力就要壮大。虽然淮国对于卿士家族也需要收取赋税,但是对他们是有优待的。更何况还有一些卿士家族会隐田,藏匿人口。

    因此在听到范蠡的青苗贷之后,王骐就想要将这个制度在淮国进行推广。

    「君上,这个青苗贷想要推广并不容易,此举就是在和地方豪族争夺利益,卿士豪族可不愿意放弃这些。」范蠡严肃的说道。

    「小民苦一苦可能就要倾家荡产,豪族苦一苦只损皮毛。况且小民才是国家基石,若是小民活不下去,卿士大族此举却是在篡取国家的利益孤虽然没有先祖文王、武公、武昭公的天资,但是却愿意为之而努力。」

    「范卿可是觉得孤连齐侯的勇气都没有吗?百姓苦和卿士豪族苦,孤更愿意让卿士家族苦一苦,还请范卿助我!」

    说着王骐郑重其事的对范蠡行礼。

    范蠡连忙起身将王骐拦住,然后认真的说到:「君上既然愿意行此法,臣下安敢有不助之理?」

    将王骐扶起之后,范蠡这才说到:「君上青苗贷不是为了为国筹措钱财,不能急切推行,同时青苗贷即便推行,也是底层官吏和百姓接触,若是底层官吏贪赃枉法,青苗贷便是再好也是一纸空文。」

    「因此想要推行青苗贷,必须要先行治吏。」

    「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地方卿士、豪族若是和官吏相互勾结,不给需要的百姓放钱,却给不需要的百姓强行放钱,收取利息,到时候会导致导量百姓破产。」

    「君上久在淮安,可能不知道地方上的那些门门道道。基层官吏多有和卿士豪族有联系的。」

    王骐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这种情况,百余年前的那场淮国改革之中有清晰的记录。虽然文字很简略,但其中的困难,非意志坚定,才智高绝之辈不能推行。

    「今淮国地方千里,称霸诸侯,岂能因此而止步不前?况且还有范卿、伍卿、孙卿相助,孤有什么理由不去做?若是畏惧一群虫豸,孤何以为淮公?」

    「范卿,此事就交给您来执行吧,孤给你最大的信任!不论何人,只要敢于阻拦青苗贷的推行,尽数查办!」

    ......

    范蠡,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经济学家,道家学者,淮国右相,上卿。著有《范蠡》三卷传世,曾推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贷款改革青苗贷。——《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