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 能力大,脾气大-第2/3页



    虞小龙对重复投资其实有顾虑,但其实他哪里晓得,现在真要是落地拿了工业地皮,造电动自行车十年的利润,如果是整车生产制造,未必跑得过土地增值。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受限于自然禀赋的缘故,城市规划不可能像东部大平原那么从容,因此很多原先在市区周边的工厂,就算工厂本身运转不下去了,过个十年算总账,还赚了十多倍……

    所以张浩南是不介意重复投资的,一是电动自行车科技含量没有汽车那么复杂,产品转型容易;二是“紫金科技”是个整体,分区总装厂或者分公司,不是一个个省或者市,互相之间不需要争夺“政绩”,大权始终在高层。

    只不过虞小龙以前接触官场太多,所以有些敏感,毕竟各省之间的重复投资产生的浪费相当惊人,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

    张浩南跟他沟通之后,他也反应过来,拍板的事情,又不是下放给分公司的,担心重复投资个屁啊。

    “那……张总,我就在京城多交朋友。”

    “银行的人如果约你吃饭,只管去,有些忙可以帮的。尤其是宇宙行或者中行的人做介绍,不要问,直接答应就行了。面子给足。”

    “让我们去西部投资贷款也答应吗?”

    “只管答应好了,我们贷款,银行也完成任务,这个忙帮一帮无所谓的。当然如果不提这个要求,我们还是自有资金扩张。贷款就是交个朋友,方便将来做事。像有些地头蛇野路子出身的,喜欢玩见得不光的手段,什么门路,当地银行的人是最清楚的。毕竟钞票不可能全部不见光嘛。摸底只要清楚,能省不少事情,当然如果真的要去投资,派谁过去,会有‘龙盾安保’的专业保镖,这一点你如果在京城饭局上点了头,回头要马上跟公司的人做好沟通。”

    “好的,我晓得了。”

    有些地方的投资,在这年头就是玩命,摆平了知轻重的江湖人物,但因为当地社会的传统或者环境,各种想要“逆天改命”的后生晚辈多得是。

    跟以后的“鬼火”不同,这年头有些在矿区厮混的小孩子,手搓各种管制品只是日常。

    各种黑白勾结大型“杀猪盘”更是多不胜数,哪怕是省会也是如此,这个时期的“英模”除非不放照片的,否则在西南地区都不怎么稳。

    走正常市场发展的企业,想要在世纪之初就要在这些地方站住脚,没有过硬的实力,想都不要想。

    张浩南提到“龙盾安保”,就是让虞小龙明白这种投资的难度,但同样的,也是告诉虞小龙,只是有难度。

    如果当地的“保护伞”识相,那自然皆大欢喜;不识相,那就走流程。

    不管是他本人的“良民证”,还是说交朋友的银行,都有绕开当地政府的举报渠道,除非当地有人真的牛逼到连“京爷”都要磕一个,否则没得玩。

    虞小龙从张浩南这里得了个“定心丸”,也就放开了应酬,正值“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各路“驻京办”的人马也都是围绕“科学技术”这个概念跑政策拉投资。

    “跑部钱进”这个路数虽然经久不衰,但总有例外,“沙食系”就是相对来说特殊的存在。

    而“紫金科技”,也算得上是“沙食系”的科技企业代表,请“紫金科技”过去考察投资,这活儿肯定没错。

    于是二月虽然才起了个头,虞小龙虞总就感觉像年三十,每天都是极其热闹,饭桌也极其丰盛。

    远在松江某个市局衙门坐办公室的没用老父亲虞龙,还专门打了个电话问他过年回不回松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