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大市场布局-第2/4页



    资金上的客观优势是不需要废话的,重点讨论的是管理上的内部潜力挖掘。

    在这方面,张济深拿了一份比较早的柯城自然资源普查数据,“在资源开发上,陶瓷、木材、石材等原材料加工,柯城是具备丰富自然资源条件的,但是,如果无序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等等问题,而柯城落后的交通条件,也反过来制约了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们是可以考虑引入大桥镇的企业标准准入制度。”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大桥产业园’内的一些小型罐头厂,他们承接‘大桥食品’外包加工订单的时候,是要接受‘大桥食品’的内部资质审验,以及随时随机的生产条件抽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柯城现有交通运输不利的状况,反过来要求资源开采企业达到审验标准之后,再去获得便利交通条件的使用权……这里,就要将衢江龙游码头专门提出来,因为按照现有的通航条件,一百吨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一连串的东西很多,但很显然柯城市政府是可以有核心东西捏在手里。

    在公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水运在货运物流方面,从强势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强势。

    柯城本就没办法左右省内城际交通的建设方针,也没有那个财力去承担,但是解决区域内码头物流,这点钱,挤一挤,终究还是有的。

    几十公里的双向四车道或许修不起,十几公里的双向二车道,全市集中力量搞一搞,问题不大。

    当然现在柯城市政府也没办法发债券,搞摊派多少也不合适,不过用集体资源入股的方式,再把股权拿去抵押,银行捏着鼻子,这钱也不是不会放。

    只不过既然都去两江省走了一遭,还专门在大桥镇专门,资金上的事情,其实陈正和张济深都清楚,现在不算什么大事情。

    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跟基层老百姓要做好沟通,并且在用人上把好关。

    没钱的时候突然来笔钱,谁的眼睛不是跟狼一样发绿?

    柯城的会议相对来说是比较低调的,不过两浙省显然不会轻易放过柯城可能引来的肥肉,所以七月份已经几次有省里的人过来视察,对柯城的哭穷也就是稍微听一听,承诺是不会给的。

    毕竟主要目的,就是想打听“太湖航线”到底会投多少,“沙食系”跟运河沿岸城市接触到什么程度了,每个城市每个航段每个闸口每个节点又分别谈多少钱?

    陈正口风很紧,他可不敢随便乱讲,整个项目事关未来柯城十到二十年是吃肉还是喝汤,这当口天王老子来了都别想撬开他的嘴,区区省府,拼着这副市长不当,怎么地也得抗过去压力。

    不过压力之大,也让陈正有些喘不过气来,过来做他工作的,除开柯城老早退休的老同志老前辈,省府办公室的人就差给他扣上无组织无纪律的大帽子。

    但两浙省省内去跟“沙食系”对话是不可能的事情,没这个信任基础,所以只能省内摸底,问一问航线沿途城市两级政府,“沙食系”有没有开始接触。

    主要是乌程和嘉禾两地的下属县市,其中乌程市因为紧邻太湖,是最有可能提前接触的。

    两浙省省府跟乌程市政府沟通之后,确认了“沙食系”的确有考察,不过率先过来的商贸团,居然是为了推广“吾家农机”的小型机。

    至于说市属各局委有没有主要干部私人沟通,乌程市政府还真不好回报省府的询问。

    嘉禾市因为早先夏粮、秋粮的机耕机收外包,跟沙城这边有点交情,再有嘉禾市定位就是两浙省的粮仓,农业才是根子,所以有些事情,嘉禾市的干部也没有什么其他幻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