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首店,还是首店-第2/3页



    于是在“熊猫大陆”上吵作一团,有人坚决抗议“浩南哥”的这种不公平行为,必须迅速地严肃地强而有力地,在建康店上架全套塑料小人!

    什么“黄金AK”,不熟。

    沙城店首战告捷,总销量还在建康店之上,市各部门自然是再度表示祝贺,同时农业局的老朋友陈文林同志,根据市局会议的会议精神,拜访了一下正在乡下摆宴庆祝张然亮小朋友勇夺华杯赛一等奖的张老板。

    “张总,这‘喀秋莎’的仓储中心,您看要不放在港区?冷链运输,我们沙城也是很有经验的。”

    “陈局长,你不要为难我了,我在建康就是被人这么堵在学校大门口,连家都回不了的。”

    “……”

    可以想象那个画面,并且陈局长还能感同身受。

    如今因为负责“大桥养猪场”江皋姊妹单位,陈文林今年业绩非常好,市里面已经多次表扬,并且在表彰了他在促进长江两岸农业联合发展上的努力和贡献。

    毕竟这可不是大城市往农业县豪横划一块地,然后指指点点种什么不种什么,穷哥们儿互相帮助,对在政坛厮混的官僚们而言,直辖市、特区、计划单列市、省会之下,其实一视同仁。

    今年在这儿工作,明年指不定就过去体验一下疾苦。

    有没有张浩南,这活儿都得干,只是有了张浩南,陈文林手头能活动的资源,多少也多了不少,江皋的邱少飞也有足够的勇气跟他联手打配合。

    跨江跨市要做点事情,在低行政级别上,其实是很难的,需要勇气以及不错的运气。

    张浩南牵头搞的“长江农业论坛”,现在就相当于一个平台,而“大桥养猪场”的复制项目,就是他自己的样板工程。

    看似不重视,实则时时盯着,唯恐出现差错。

    好在情况不错,邱少飞还顺便把“江皋黑猪”的一部分育种工作,分给了江皋市的“大桥养猪场”,配合冬季之前投产的肉类加工厂,起码能解决两百人左右的就业。

    要是“老带新”模式,招工总人数还能跟之前大桥镇的“大桥养猪场”一样,直接五百人起步。

    所以如今邱少飞业绩相当突出,在“长江农业论坛”的成员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主要是阐述现代化养猪场的未来竞争优势,并且在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问题上,做了一点观察,写了一点个人的见解。

    有些话在公开纸媒上说是不行的,但是成员刊物并不发售,相当于内部文件,那就可以畅所欲言。

    而且“长江农业论坛”目前受沙城市政府宣传部门监管,文章可以激进,但不会哗众取宠。

    毕竟这个平台并不面向群众,主要是农业部门的技术官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在跟进。

    陈文林在市局会议上的一个重要会议内容,就是讨论“长江农业论坛”成员刊物上,关于“喀秋莎”式连锁餐饮的供应链发展讨论,撰文者是姑苏农业局的一个副局长,他指出当一个商誉稳定、模式成熟的餐饮连锁体系,会随着体系的扩张,而相对应的供应链急剧膨胀。

    最后,必将膨胀到一个中型城市的城市食品供应规模。

    因此,要是能够建立稳定的仓储中心、物流中心甚至是客服中心,都会为当地的经济注入活力,带来强有力的补充。

    所以这就引起了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注意,并且本着张老板自己就是沙城人,打一打感情牌……很合理吧。

    然而张老板现在也很为难,我他妈不知道往沙城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