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1章乡情可寄



    太兴七年。

    

        初冬。

    

        豫州,许县左近,官道之上,这几天多了不少的明显是官府的队列。

    

        这些队列大多数都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不仅有人乘坐的车辆,还有用来载着书册的车辆。

    

        如果稍微懂得一些大汉习惯的人,就会知道这些队列,基本上都是各地州郡前来上计的。

    

        只不过今年的上计的时间,似乎是提前了一些。

    

        或许是因为天子的庆典在即,所以都趁着庆典前先赶来的?

    

        按照大汉的《上计律》,『计断九月』,各地郡县每年度的各项统计数据到都是九月底截止,到了十月初,各地县就要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州郡之中。然后州郡又根据各属县的计簿,再编制郡国的计簿,上报朝廷,朝廷则据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予以奖惩。

    

        在大汉《上计律》之中,规定了各州刺史部的上计官吏一般都由长史、治中等主要从事组成,而各郡国的上计官吏则由郡丞为首,带着长史、计曹掾史等一帮僚属进京都禀报。可是山东一开始的时候混乱得不成样子,各州刺史什么的都有好几个,鬼知道要怎么报,又是怎么上计的?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山东一带的上计,在之前多少是有些忽悠,掺杂水分的。

    

        到了曹操打趴下了二袁之后,也仅仅是在名义上统一了,各地郡县之中依旧吏治很混乱,缺乏官吏,亦或是上官缺少的现象也很多,这使得在上计的环节之中,有时候朝廷根本找不到负责人。

    

        想想看,这就像是后世米国联邦税找各地州税,然后各州税双手一摊,要钱没有,要人也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硬生生的是通过了曹氏夏侯氏,以及颍川等地的基本盘面,慢慢的派遣和替代了各地的长官,从一开始的完全委任,到了现在的半委任,以及当下曹操准备进行的全盘统管。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量。

    

        上计的时间有先有后,最先到了许县的,便是豫州周边的,以及临近的州郡,比如说是荆州的。

    

        这一次,曹仁派遣出来的蒯越,就作为荆州上计的从事到了许县。

    

        到了许县的时候,蒯越便是吓了一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举办庆典的原因,这一次不仅是礼仪规格不同,连带着各地前来的数量也是超出了蒯越的想象。

    

        不仅是荆州的人来了,就连徐州的,连去年是最晚的青州人似乎也赶来了。

    

        要知道大汉可没有什么快速交通工具,这些人前来,说明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这些人提前很早就出发了,要么就是在路上加急了……

    

        到了城中,因为各地一时间大量的人员涌入,使得城中的驿馆人手严重不足,毕竟就那蒯越一行来说,他不仅仅是一个人来的,他还要带着今年向朝廷举荐的人来,或是孝廉,或是茂才,这些人要在许县之中接受考核,然后去相应的郎署任职。

    

        还有一些在荆州郡县表现优异的吏员,或是从地方提拔到了中央的,需要去尚书台报到,然后转入新的职位。

    

        同时还有一些荆州乡绅士族的子弟随行,这些人会在许县之中游学,还有人会继续去邺城的学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