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东都有信



    不久,独孤怀恩进宫,带来东都的密信!

    一是楚国公杨素于三天前病逝!

    二是杨广允许他随时去往东都,无需再行请旨!

    听到这两个消息,杨昭沉默良久…

    对于杨素的去世,他虽嘘唏不已,可也清楚,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大隋建立初期,论功绩,韦孝宽,高熲,牛弘等人都在他之上,即便在关陇集团内部,他也算不上太过突出。

    可短短十数年,他便凭借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觉悟,以及过人的才情,一步一步迈过众多竞争对手,成为朝廷最具实权的人物之一!

    压码杨广更是让他位极人臣,官拜尚书令,六部之首,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杨氏一脉,同样飞黄腾达,当朝六宰相,他家便占据三席,门生故吏更是遍及军政两界!

    依稀记得,原本历史上,杨素听闻杨广有意那他杨家开刀,为保全家族,甘愿断药求死。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杨昭还觉得奇怪,按理说,凭借杨素的地位和影响力,怎么可能如此惧怕一个刚即位的新帝呢?

    结合原主记忆,他才慢慢明悟。

    杨素能一步一步走到第一权臣的位置,固然和他全面的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杨坚的默许和纵容,两可之间,总是偏向杨素,这才让他的仕途一路加码!

    本该分摊给其他关陇门阀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尽可能供着他一家!

    表面上看,杨素在朝堂上一家独大,可实际上的影响力却极大降低了,他已经无法得到关陇集团内部的支持了,甚至期待着他这一脉落寞的也大有人在吧!

    数年之后,杨玄感趁着杨广二征高丽,国内防务空虚之时,背后递刀子,发动兵变,时机拿捏的可以说恰到好处!

    然而,从起事到被镇压,前后没用上三个月,这其中固然有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战略错误的缘故,可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与关陇集团离心离德而不自知…

    患寡而不患均,这便是人性,也是杨坚得国以及收拢皇权的最强武器。

    杨素这场横跨二十多年的官场狂奔,又何尝不是这正是两代帝王的默契呢?

    ……

    至于后者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他本就发愁以什么样的理由才能离开关中!

    河南河北等地有着最多的人口,最辽阔的平原,并且没有多少世家大族干涉,是他必须要去经营的地方!尚未开通的永济渠的主导权,也是他必须要拿下的!

    若是一直留守京师,想要争取这些无疑是天方夜谭!

    去往东都,虽说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制约,可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杨广可是个闲不住的皇帝!在位十四年,留在两京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四年。

    按照原有历史轨迹,明年三月,杨广就会回到京师,而后开启第一次北巡,亲临突厥启民牙帐,发现高句丽勾连突厥的野心!最后决心开掘永济渠,备战高句丽!

    某种意义上来说,征伐高句丽之前,如果大体上能够沿着原有的历史轨迹发展,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五年时间,相信太子的身份叠上穿越者的BUFF,应当能建立一个不错的基础了吧!

    当然,想要实现这一切,还有很多困难!

    即便他的系统空间里有一座完整的机械加工厂,想要开启工业化也没那么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