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文武舌战



    夏天南下达最后通牒不久,杨嗣昌出现在了永定‘门’城楼上。。 两个明里暗里较过一番劲的对手碰面了。

    夏天南打量着对手:四十岁左右的年纪,正值壮年,国字脸,浓眉大眼,留着一缕长须,正是大明官场最标准的官僚长相。与张凤翼的呆滞无神相比,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种野心和坚定,看得出,这是一个有政治抱负、且‘性’格强硬的人。

    杨嗣昌也在打量夏天南。对方二三十岁左右,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看破一切的淡定,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将。

    互相打量一番后,杨嗣昌先开口了。

    “下面可是琼海总兵夏天南?你没有兵部的命令,擅自入京,而且扬言要炮轰永定‘门’,可知这是大逆不道之罪,可以砍头的?”

    夏天南笑了笑,回答道:“杨大人,先不要打官腔,咱说些实在的,来来来,我先给你看几个人。”

    他让开几步,‘露’出了四辆囚车。

    “杨大人应该知道这几个人,还找他们办过事,只是没见过本人,我给你介绍介绍。”夏天南骑马走到潘达面前,“这位是天津兵备道潘达,奉你之命烧毁了天津卫的粮仓,人家做事这么卖力,您许诺的兵部职方司或者武选司的位置可得给人家留着,不要食言……”

    杨嗣昌心里一个咯噔,暗叫糟糕,怎么这事穿帮了?脸上却‘波’澜不惊,淡淡道:“本官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你说些什么鬼话!烧粮仓是重罪,谁放的火本官自会派人去查清,你不要给本官泼脏水。”

    夏天南把刀架在潘达的脖子上,问:“你烧粮仓是有人指使还是自己决定的?”

    潘达哭丧着脸回答:“我只是奉命行事。虽然没有明说要烧粮仓,但是我接到的命令是不屑一切代价拒绝供给琼海军粮草,必要时可以相机行事。你的部下来索粮,我奈何不了,于是干脆就把粮草烧了……”

    夏天南回过身问:“杨大人可听清楚了?”

    “听得很清楚,然而又如何?我架把刀在他脖子上,他也能说出完全相反的话来。”杨嗣昌不为所动,“还有,你一个广东总兵,有什么权力抓天津的官员,还滥用‘私’刑?”

    “呵呵,杨大人言下之意就是我威‘逼’利‘诱’让潘达说谎了?”夏天南指着王洪,“按这个逻辑,天津总兵王洪如果承认拒绝出兵援助我,眼睁睁放跑了鞑子,也是违心之言?”

    杨嗣昌不动声‘色’地回答:“难道不是?”

    夏天南笑着摇头,将刀指向两个锦衣卫:“这么说来,这两个负责传令的锦衣卫就会变成‘临时工’了?”

    杨嗣昌不知道临时工是什么意思,但是反应很快,“兵部与锦衣卫井水不犯河水,不可能驱使锦衣卫给兵部传令。再说,这两人是不是锦衣卫,得查过北镇抚司的名册后才能确定。”

    “果然是这套路,只要现在派人去修改锦衣卫的名册,来个死无对证,这两个人就被‘临时工’了,不再是锦衣卫的人,成了无主的孤魂野鬼。”夏天南把刀‘插’回鞘中,双手击掌叫好,“杨大人思虑缜密、反应机敏,连消带打,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佩服佩服,难怪你能取张凤翼而代之!”

    杨嗣昌静静地看着夏天南,看他还有什么招数。

    倒是夏天南身后的杨由基等人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证人,就被杨嗣昌三言两语给撇清了?

    夏天南好整以暇地说:“杨大人好手段,不过我早就想到你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也没打算靠这几个人证就让你自己承认。我倒还有个笨办法,杨大人你帮我参详参详,是否可行:我把这几个人手脚筋都挑了,然后用囚车装着,从北往南走,脖子上都挂块通虏的牌子,一路供人观赏,然后把他们和杨大人密谋的事编成故事,‘花’钱请当地的说书先生说上一年,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回事,你说可好?”

    杨嗣昌脸‘色’变了,双手在袖中紧紧攥起了拳头,尽量用平静的口气问:“通虏是何等的罪名,岂是你一面之词就能定的?再说,我和这几位素不相识,又有什么事情好密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