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神霄散吏书法好



再简单把白玉蟾的雷法交代一下。

   前面讲到南宗五祖是从陈楠开始除了修丹法外还修雷法的,至少没查到张伯端等人有修习过雷法的记载。雷法是道教中比较神性的一支,源自先民的自然崇拜,此后自成体系,地位也非常高。讲林灵素时提到过他的神霄派的雷法,陈楠的雷法是否传承自神霄派呢?

   据当时的陈与行在《跋陈泥丸真人翠虚篇》中讲了整个南宗的详细传承,这些前面已经讲到过,大概就是西华真人传张伯端,然后一直传下来,不过写到陈楠时却来了一句陈楠“得太乙刀圭火符秘诀、景霄大雷琅书,以雷法行于世,所至与人治鬼”。如果明确知道南宗是从陈楠才修习雷法的还好,如果不清楚这点,那么就容易让人理解为陈楠的雷法是西华真人、张伯端……这样一脉传下来的样子,不知道陈进士是故意的还是不知道内情。

   首先肯定,陈楠的确是修了雷法,在其他一些道教典籍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比如《道法会元》等。作为衣钵传人的白玉蟾也多次提到过陈楠的雷法,并且还明确说师傅的雷法却并非来自神霄派,而是直接得自一位雷神的。

   具体是哪位雷神呢,白玉蟾在《翠虚陈真人得法记》一文中有详细的记载,再综合其他一些文献相互印证可以知道,陈楠是在海南的黎母山中偶遇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汉臣,就是这位判官传下的景霄大雷法。

   诸位道友可能会有疑问,神霄雷法名气多大啊,怎么还要再创一套雷法?大概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林灵素的名声的确是不怎么好,对于三教合一的倡导者来说,要是和他沾上关系感觉不太好,何况南宋时神霄派的日子并不好过。其二是海南岛天然就有雷神崇拜的条件,包括隔海相望的雷州,由于长年雷雨,自古就有很多雷神传说,所以陈楠也根本不用舍近求远,去和神霄派拉上关系。

   在一般人看来,白玉蟾的雷法是传自陈楠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了,白玉蟾也说过自己从陈楠那里学到了雷法。可是,细心的道友可能注意到了,上面讲白玉蟾自己说三次被贬的诗中,可是明确说自己是神霄府的,经常以“神霄散吏”自称的,既然他瞧不起林灵素,那为什么又说自己在神霄府上班呢?

   道友们不要忘记,神霄派还有另一位重要人物王文卿呢,如果记不清王文卿是谁的道友,可以回头再看看前面的章节。

   有些学者仔细研究发现,白玉蟾的雷法实际上是王文卿的传承,准确的说是得自王文卿的外甥,一位复姓上官的人传给白玉蟾的,如此说来白玉蟾的雷法并不是陈楠教的,实际上是属于神霄派的。就可以解释得清,为什么白玉蟾在诗中经常说自己的神霄派的了。

   当然了,陈楠的雷法与神霄派的雷法到底有哪些不同,或者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不好说,白玉蟾有没有从陈楠那里也学了一些雷法也不好说,不过雷法在传道中无往不利的用处,师徒二人体会都很深的。从1215年开始,就有白玉蟾使用雷法的一些记载,主要的活动范围也是在武夷山。

   白玉蟾还对当时比较混乱的雷法进行了规范和整理,本意就是想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如果能出个ISo是最好的,其中就包括神霄雷法。这很好理解,神霄派就比较混乱,自己的师门也好不到哪去,要不然自己学的和师傅学的哪里能不一样?

   比如他对神霄派的雷法体系进行了新的定义,基于神霄体系构建起了一套新的神仙体系。首先,整个宇宙被他分成了九天,也叫九霄。道家原来定义的十方三界、三十六天等也没有废止,而是划入了九天里面。同样,神霄也在九天里面,原来的老大也没有退休,还是那位的玉清真王,不过在他的上面多增加了一个老大,就是元始天尊。这样就规范了徽宗和林灵素胡乱搭起来的那套反传统道教的领导班子,重新明确了元始天尊的老大位置。元始天尊不再单独掌管一天了,而是由他的九个儿子分别去管理。

   那么白玉蟾上班的那个雷府归入了哪个科室呢?按白玉蟾构建的神霄体系说,玉清仙王管着神霄玉府和雷城两个部门,神霄玉府应该是他的办公地点,雷城就是具体管业务的部门了,其下设了左右五雷使院,应该就是具体的科室了。白玉蟾应该是在雷城里面一个叫玉枢五雷使院的部门上班。同时他也解释了自己师傅陈楠的景霄大雷的传承,同样是从雷城里上班的辛汉臣那里学到的,大概就是师徒二人属于一个局,但又不在同一个处室上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