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心死神活,参透性命 中



任督二脉打通了以后,就可以筑基了,实际前面调理身体、打通二脉的过程也属于筑基的功法。

   筑基阶段的功法主要有炼和调两种功法,说白了都是为了早早寻找到气感,更

   快更好地入定。

   炼就是炼气和炼神,所以炼的功夫核心要领有两个:心平即炼神,气和即炼气,二者相辅相成,不分你我,共同精进。

   调的功夫同样是针对精气神,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使三者协调,相互促进,达到圆融的状态。比如通过内视调神,与精气合一,上视月窟,下见天根,这就是返神于心,神融于精气的功夫。再比如调息的功夫,就是调节呼吸的法门,炼到高深时甚至可以转到内呼吸,目的还是为了收心止念,更好地入静。再说调精,精是根本,没有炼精化气,哪来的后面的炼气化神,而精的根基就是身体自身,可以通过服气餐霞,锻炼身体,锻炼肉身,补充亏空,强健体魄等方法具体化、量化。

   神为火,精为水,以火炼水,御气炼精,精气神俱都补足,就完成了筑基的功夫。那么怎么判断精气神三宝是否补足了?

   三宝补足了的内在表现就是“精满不思欲,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是不是不好理解也不好判断?没关系,看外在表现:精足则齿健,气满则声足,神旺则目明。这个貌似也没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实际上三宝是否已经补足,自己是能感觉出来的。年轻时不明显,人老了以后,有的人牙齿一个不掉,耳不聋眼不花,双目有神,这样的老人看着就精神,实际上人家就是三宝损耗得少,养生有道。

   三宝补足以后,也就是完成了筑基阶段的功法,就可以进入到炼精化气的阶段了。

   二、炼精化气

   筑基阶段只是达到了最基本的通的地步,此时体内的逆循环中还没有药,也就是说还没有开始炼精化气,所以体内自然还没有大药运转。

   张伯端认为筑基功法可以说是真正踏上金丹大道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功法只能称为道术。筑基功法完成以后,才进入到前辈们常说的,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返虚这三个阶段。张伯端称这三个阶段为仙术,也就是不再是凡人所能企及达到的境界。

   传统道家经过大数据归纳、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炼精化气,需要百日成;炼气化神,需要十月成;炼神还虚,需要九年成。

   下面先看炼精化气一关。

   如果说筑基是丹道中最为基础、重要的一关的话,炼精化气则是仙术中的最为重要的一关,可以视为高级阶段功法的筑基,也是普通人通过修炼所能达到的最高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再往上的炼气化神,就不是一般人所能修炼的了,非有大资质、有仙缘之人所能达到的了的。

   炼精化气需要百日功成,所以又叫百日关,当然并不是说一百天就可以功行圆满了,要是那样仙术是不是就太容易了。这一阶段炼的基本行功功法和筑基差不多,但是循环中多了一个关键——药,另外就是更侧重一个“化”字。

   在筑基期,气的循环是没有药的,所以那一阶段是很多凡人都可以练成的,当然那也只是凡人的功夫。循环中有药,才是仙法,所以仙凡就差那么一点药,那么药是怎么来的?

   《悟真篇》中有一首绝句说:“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由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找到体内的真精是关键,张伯端给出了八字总纲:以神为体,以意为用。

   在体内寻到了无形无质的真精以后,才能在似有似无之中加以采炼。大概的功法是在活子时精气神发动的时候,此时就要寻一静室,静坐运用小周天法上摄泥丸,再向下过重楼、黄庭,纳入丹田,这就是一次炼药。具体要采多少次,标准是三百次。

   这里所说的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可以和一昼夜对应,相当于地球自转一周。大周天则对应一年,相当于地球绕太阳一周。大周天是小周天进一步的功夫,引导循环的意念逐渐变弱,最终达到无念无我的清静境界。

   因为是从丹田外把药收归丹田,所以叫外药,而行功三百次功满以后,丹田中就初步凝结出了内药。外药是小周天所炼,内药则不再进入循环,就是不用小周天去炼,而是“神入”,又称为采药。采药的过程,简单一点说就是进一步把外药和内药合化最终炼成大药,为下一步,就是炼气化神阶段准备原材料,那时就需要用大周天去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