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隋朝高道–苏玄朗 上



    在短暂的大隋朝时代,除了王远知以外,还有一位道士必须要讲一讲,因为他在道教在内丹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开创了内丹学,他的理论对于后世,特别是唐代的内丹学发展影响深远,他就是苏玄朗。

    姓名:苏玄朗

    出生时间:280-289年之间(,存疑,稍后解释)

    去世时间:不详

    籍贯:不详

    职业:道士

    成就:开创内丹学

    主要著作:《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

    苏玄朗号青霞子,有的史籍上是记为苏元朗的,道友们知道是说的同一个人就行了。前面也多次吐槽,类似于这种疑为古代手抄而造成的玄和元两字笔误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青霞子这个道号,应该是他曾经在罗浮山的青霞谷闭关炼丹而来的,这也是从有限的资料里推断他的行踪、事迹的一个例子。至于说他开创了内丹学这种说法,也有学者摇头表示No,不是他,这里先暂时把内丹开创者的荣誉奖状颁发给他,后面再解释,唉,这么重要的道教人物,连最基本的个人信息都查不到,道教界的前辈们实在是太不敬业了,否则哪还有佛教什么事儿,嗯,说多了。

    上一章刚讲了王远知,他的出生时间还没有定论,但人家好在还有两个时间可以二选一,到苏玄朗这儿可就更夸张了,传说,嗯,确实是传说,也就是说写书的人自己都不相信,传说他是生于晋代,准确点说,大约是在280-289年间生人。您算一下啊,就算他是289年出生的,到581年杨坚称帝,已经是近三百高龄了,就问你吃不吃惊!所以这位活跃在隋朝舞台上的老神仙,别的暂且放一边,仅就人家这三百多岁的高龄往这一摆,就得给一个大写的服字,那些想长生的皇帝们兴趣怎么能不浓浓浓……浓厚。

    由于与苏玄朗有关的、有限的记载也有很多是不太准确的,所以只能大概讲一下他的基本情况。传说他曾在茅山修道,具体哪年不详,所以也不确定是不是和王远知有过交集,也没听王远知说过认识他。大约在开皇年间(581-618)他去了葛洪的道场罗浮山青霞谷,想来这些古代的神仙人物对天地灵气聚集之地有所感应,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选择罗浮山,这事儿大体上是确有其事,也可以从青霞子这个道号上侧面证明一下。

    苏玄朗在山中主要工作就是炼丹,并潜心总结经验著述。据他隔壁邻居透露,他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一套大芳居秘旨,这到底是一套什么秘旨邻居就不知道了。不过他说苏玄朗常和他抱怨说,他收集了道教界有名的三部宝典,《古龙虎经》《参同契》和《金碧潜通秘诀》,就是前辈们写作风格太顽皮了,说话留三分,又为了显示文采非要对仗、押韵,这还不算,还要寓意假托,总之就是不好好告诉你,非要让你猜,越难猜越好,大家都猜不出来这才能显示我的水平高。

    其他两部经书不说,我们前面讲过魏伯阳和他的《参同契》,书是好书,要不也不会公认为万古丹经之首,但是魏真人开了个很不好的头,作了个很不好的榜样,高深的学问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更不能太直白的说出来,要尽量隐晦、尽量深奥、尽量简洁地讲出来,这样显得高深、有层次,凭空增加很多逼格的样子。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所以丹道的也好、炼养的也好,大家都学着《参同契》的风格,本来是修炼内丹,我非要说是房中术,要表达阴阳平衡,非要讲一通五行八卦,总之我要不指点,那就当天书看去吧。一直到隋朝,道教的典籍,特别是丹道方面的,一直是道教修炼法中最为神秘一种,著作虽然也不少,就是特别重视文采,喜欢假托某某某,晦涩难懂,感觉就是故意让你看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