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复杂



    “八字合出来了吧?”淑妃笑意温柔,“我不能替你打点大礼了,你自己上点心,萧家的姑娘,千万别亏待了。我没和她坐下来说过话,听说是个极好的,你好好待她,别像……”

    后半截话,淑妃咽了回去,她只是笑着,用满满的笑容来掩饰眼底一闪而过的落寞。

    哪怕她没有说完,李昀还是听懂了。

    没有说出口的是“别像你父皇一般”。

    圣上多情,却也薄情,后宫多少女子,起起伏伏,在等待和挣扎中日日老去。

    李昀望着淑妃,正殿里的灯光从她侧背后透出了,映得那张容颜越发的温润,眉眼如画,但淑妃也老了,眼角有了细纹,不似从前荣光。

    “我会待她好。”李昀道。

    淑妃点头。

    齐妃故去多年,娘家不显,她也要死了,夏家渐渐败落,李昀往后要走下去,助力全来自妻族。

    便是为此,他也会好好待萧娴的。

    见多了不美满的,又有长安和林勉清的糟心事,淑妃想,只要李昀和萧娴能过到一处去,那她也算安心了。

    毕竟,李昀是她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她也不愿意他不好。

    雪又大了些,李昀走到昏暗的甬道里,回过头去,韶华宫的灯光已经远了。

    安公公提着灯笼走在前头,低声道:“殿下,快些走吧,宫门要关了。”

    李昀这才收回了目光,一步步往前走。

    他的脚步并不轻快,反倒是有些犯沉。

    明明揭开了齐妃之死的真相,他也不对真凶的身份有多少意外,可他还是没有半点如释重负之感。

    淑妃养了他十二年,对养母,李昀的感情是复杂的。

    被淑妃抱养时,李昀不过六岁,在最初的七年里,他对齐妃的死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

    人心都是肉长的,淑妃待他是真的很好,生病时无微不至,指点功课时也没有半点不悦,会因为他的进步而欢喜,也会因为其他兄弟冷淡他而不平落泪,在小小的李昀心中,母亲就是淑妃这样的。

    从绍方庭口中得知了齐妃之死另有隐情时,李昀是痛苦的。

    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的一点一点发现问题,再到今日一一证实,李昀思念齐妃,却也不恨淑妃。

    也许,这就是他的性子吧,由淑妃一点一滴塑造的性子。

    淑妃教会了他低调温和,也是淑妃让他明白,深宫之中,没有什么喜恶爱憎,唯有利益和需要,唯有生存。

    半夜时,寒风吹得窗户咚咚作响。

    淑妃坐在殿中,低声细语与方嬷嬷说话。

    相较于泪水直流的方嬷嬷,淑妃很是平静。

    她压着声儿,道:“妈妈,这些年我真的做错了吗?”

    方嬷嬷梗咽着,道:“娘娘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公主,只是算漏了那梁氏,太狠了,当真是太狠了。”

    “不狠,又怎么能在这地方活下来?”淑妃笑了,“这宫里活着的,可没有一个是能小瞧了的,怪只怪,长安小的时候,我还不是四妃,很多事受制于人,等我成了淑妃,长安用惯了旧人,我也没有换了。妈妈,我还是做错了呀,我把小五教得很好,却让长安的性子那般吃亏,她但凡听话些、稳重些,又怎么会……”

    方嬷嬷擦了擦眼泪,眼中也全是后悔,若她早些能看出那梁氏居心叵测,又何至于今日?

    “娘娘,莫想了,睡了吧。”方嬷嬷宽慰道。

    淑妃摇着头,笑道:“我还剩多少日子?你还怕我不够睡呀?我只是放心不下。小五是聪明人,等他与萧家女完婚,他自然知道要怎么过日子,他会好好的,可长安不一样,她以后只能孤零零地在公主府里,又是寡居,身边也不晓得有那个可以信赖的,我怕她……”

    方嬷嬷知道淑妃说得在理,可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罢了,睡吧,”淑妃起身入了内殿,躺在床上,见方嬷嬷落帐,她突然道,“小五问我为什么,我是真的害怕呀……”

    方嬷嬷的动作顿了顿,柔声道:“二十多年了,都过去了。”

    “可那东西不知下落,我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