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分封(上)-第2/2页



  可是隆庆帝又不想放弃,毕竟按照薛虹给的消息,北边可是有着大量的铜铁煤炭等矿山。

  隆庆帝看着那张巨大的地图,凝神冥思。

  “唉~真是没想到,朕的能力太强,国土太广也会成为烦恼。改天要去太庙和列祖列宗说说朕的苦恼,嗯,就这么办!”

  隆庆帝正要命人收起地图时,脑海中灵光一闪。

  隆庆帝走下龙椅,踏着巨大地图向着一处走去。

  “中原、九州、周而代商……”

  隆庆帝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在地图上不断巡视着。

  “若是朕……再行分封制度……可行否?”

  古时,商为大邦,而周为小邦。周王朝在打败商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人口去治理广袤的土地。

  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生产力下,分封制度就是最优的选择。

  如今的情况,和当初何其类似。

  虽然大明的生产力与周王朝时期有着天壤之别,可是面对着这鞭长莫及之地的处境,与周王朝是相同的。

  隆庆帝脚步踏在地图上,仿佛一尊通天彻地的巨人在丈量天下!

  东瀛之地,地处海外,然则地理位置重要,不可尽数分封,要酌情处理。

  华夏的文明是得上天眷顾的,她拥有着最适合凝聚大一统精神的环境和土地。

  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土地广袤,使得华夏这个民族孕育出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大一统意识。

  可是,天然优越的环境,在保障诞生了文明强大凝聚力的同时,也使得华夏民族,被地理环境困在了这里。

  西以昆仑山脉、沙漠为屏障、南、东临海,北边则是匈奴、蒙古。使得华夏民族走不出去这个圈。

  否则在汉唐时,华夏就有可能到地中海饮马去了!

  不是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进取之心,而是以当时的情况注定就走不出去。

  隆庆帝:“安南此地不与分封,应全力完成归附……至于北边……”

  北边一大片草原,可以用作大明的马场。

  隆庆帝想起薛虹曾经和他提起的“民族自治、循序渐进。”

  隆庆帝决定,以瀚海为界限,东西二百里向南延伸,此地直属大明管辖,驻扎军队,建造大明马场,设立布政司,高层官员由大明官员担任,中层官员由当地人与大明官员参半、吏员全部由当地人担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