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格物进科举



  自从卜卦后,薛虹基本上每晚都会用真炁精元替宝钗改造身体。而宝钗也越发的出尘,青涩之气也慢慢开始退去。

  一连数日就这么过去了。

  这一天正午时分,隆庆帝宴请薛虹入宫同享御膳。

  午饭过后,隆庆帝以看晚辈的眼神看着薛虹,提议道:“薛爱卿,陪朕去御花园走走?”

  薛虹:“臣,恭敬不如从命。”

  二人一路慢悠悠的向着御花园前进。

  隆庆帝:“爱卿啊,这肥料已经开始自京畿地区推广,此事一但功成,你和老六、陈爱卿三人将是活民千万的大功臣呀。”

  薛虹面不改色,依旧是春风化雨的笑容,淡然回复道:“更仰仗陛下之圣明、信任,否则虹断不会有今日的地位,更无施展报复的机会。”

  隆庆帝:“哈哈哈,也就是你会这么说,换作老六,朕要是夸他两句,估计他能把尾巴翘上天!”

  一路上不少小太监、宫女远远看到两人过来立刻将头低下,直面视君,尔欲刺王杀驾乎?

  以隆庆帝和薛虹的性格和阅历不可能出现对某个宫女一见钟情的剧情,同样也不会出现哪个宫女为了争宠装作没站稳扑在隆庆帝或者薛虹怀里的狗血剧情。

  只要某个宫女她敢这么搞,前脚隆庆帝两人刚走,后脚她就会被杖毙!

  一路上,二人隆庆帝二人就如同如同长辈和晚辈一样的聊着家常。WWw.GóΠъ.oяG

  期间隆庆帝和薛虹说了不少朱煇小时候的趣事,比如还穿开裆裤的时候被大鹅追的满院子跑。

  而隆庆帝见尹皇后笑的开心,特意嘱咐人不许去救朱煇……真是亲爹……

  两人到了御花园后,隆庆帝挥了挥手,示意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退下,身边只留下了夏守忠和几个心腹侍卫太监。

  隆庆帝:“薛爱卿啊,近两年收成越大的好了,你们工部又弄出了可以大量增产的肥料,如今有不少官员上书请求加税,这件事你怎么看?”

  不是隆庆帝贪财,而是隆庆帝早年为了稳定国家局面,活民而不断的降低赋税!到了现在几乎是四十税一!

  而这两年呢?百姓慢慢因为风调雨顺,民间生机慢慢的恢复了。

  而国库的税收却上不来,隆庆帝总不能隔三差五的去抄家吧?

  薛虹:“臣个人以为,赋税不宜加重,维持原样即可,正所谓小河水满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历朝历代无数次证明了藏富于民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隆庆帝:“那国家的税收从何而来呢?”

  薛虹:“精细化管理商业。让商人发挥出他们的能力。而且这些日子里,工部陆续完成了一些研究。例如大量生产绵白糖、精盐的技术、琉璃技术等等,这些东西带来的收益应该也能弥补大量的国库了。”

  隆庆帝:“那薛爱卿你此前给朕上的折子是……什么意思?”

  薛虹前几日给隆庆帝上了个折子,请求隆庆帝重启百家,增设科举“格物”一科。

  隆庆帝看到这个折子后,一连几天没能睡好觉,他想过薛虹可能和一般人不一样,可是没想到会这么不一样!

  新增设格物一科还好说,大不了指定为工部下面的隶属部门,格物科举出来的官员只能去工部任职就好了。

  这事的压力扛一扛也就过去了。

  可是重启百家呢?隆庆帝以为薛虹莫不是在开玩笑!

  先不说重启百家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和动荡,就说全天下士阶层的九成九都不可能同意这件事!

  隆庆帝到底是做了近二十年皇帝的人,面容不改颜色的问道:“薛爱卿为何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毕竟薛虹可是解元,也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薛虹:“臣并未说要废黜儒家学说,而是建议在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上,百家思想齐放,谁能为国家带来好处,那么谁就应该成为显学。”

  隆庆帝:“可是独尊儒术上千年了,自汉武帝时起,一直到现在皆是如此。”

  薛虹:“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方法不一定会适用于现在。就如同拿周礼去约束现在的人们,这是不符合道理的。”

  隆庆帝闻言笑道:“周礼不是儒家经典吗?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