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忙碌在前 悠闲在后



    在这个院子里,任重远发现这几户人家,最为忙碌的是季军家,他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来了,有时候在家里吃的早餐,有时候就这样开车走了。早餐就是二片面包加上一杯咖啡,最简单的鸡蛋都没时间煎、煮,更不说做其他的食物。看着他为了饭店节约成本,一切都得自己亲力亲为。

    李娟每天都显得很匆忙,早晨是一边把面包片放在烘烤机上,一边忙着把昨晚的剩菜、剩饭打包,就是他们的午餐了。另外还帮天宇打包好放在桌子上。李娟洗漱完后,收拾好东西,一边拿起加热好的面包片放在嘴里,一边忙着拿着午餐饭盒放在车上,一边咀嚼嘴里还没咽下去的面包,一边开着车就走。天宇要晚一个小时才起来,她的早餐在自己上班的咖啡店里吃,这个她必须自己购买,老板不会免费提供。

    这里的咖啡店提供一些面包、咖啡,很少像中国早餐那样的品种众多。像广州、深圳这样南方城市的早茶店,那是要慢慢品尝才行。南方的早茶在于点心而不是茶,众多的点心随意吃,各种各样的包子、小吃等等,约个三、五好友一起聚聚,一边解决了吃的也持续并加深了友谊。当然,这不是打工人的早餐,打工人的早餐一般也是很随意的,一碗汤粉或者一杯豆浆和二个包子,这在中国城市遍布大街小巷存在的餐点,很方便,这里就没这样随意了,想吃早餐,自己做;要么到上班的地方,也就是咖啡、面包之类的,或者加上杯牛奶,这里的食物实在是单调。任重远来了这几个月,她突然很想念国内的早餐。

    想想,奥克兰还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每家每户独自的小院,就像把房子铺出中国薄饼一样的城市,谁会把早餐推车摆在路面上售卖?

    新西兰也有华人开的这种早茶店,有多少家不知道,但任重远知道新西兰的商业区域,大多是这些咖啡、冷饮类的店,繁华些的小区也有其他国家的菜品,印度店、中国菜、日本寿司。

    奥克兰分成几个大的区域:东区、南区、中区、北岸这些,区与区之间相隔很远。

    这里的建房布局大多前后是双向的公路,中间是房屋,房与房又背靠背,用篱笆树或者木板隔开来,比人高一点点。就是这薄薄的木板隔着,相邻的二家人也许一辈子不相往来。每户人家的土地少则几百平方米,多则上千平米,所以你想看到对面人家在做什么都不太容易,这是一般的家庭;当然,富豪的土地和家与一般家庭还是有点区别。每户的家门口都有一条小路,为的是这家住户的汽车进出方便。这样每家基本都是独立的院子,整个城市在这样土地分配中只建一层、二层房,然后像中国煎饼一样薄薄地平铺开来,所以奥克兰人口不多,才一百多万人口,城市面积却有一千多平方公里。

    他们只能在一些区域里集中建造些商业区,不会像中国那样,楼下也许就是商铺,所以想吃点东西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任重远挺心疼天宇的,十几岁早早就得自己养活自己,房租、生活费等等都得自己挣才有。李娟夫妻两人认为:不要认为你是我的孩子,我就得养着,既然你不上学了,那就得去工作。这是他们夫妻的观念。

    李娟上班是要经过天宇上班的地方,就因为天宇上班要晚一个小时,加上还有给汽油费,天宇选择走路上班,她上班的地方比李娟稍微又近一些,跑步去也就十几二十分钟,所以任重远还是挺钦佩这个小女孩的毅力。

    这也许就是中国人说外国人没有人情味吧。

    琪夕在这院子里,也算是忙碌的孩子,因为是新来的,跟国内学习的方法不太一样,为了尽快跟上,她每天看书看到很晚,她需要预习没学过,课堂上学过的她听不懂只好借同桌笔记抄录,她必须要赶在第二天上课之前还给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