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计



        这日乔氏又为生计发愁,给敏嘉看病抓药之后,手中的银钱所剩无几,如今连回扬州都艰难,外面找活是不成了,碧桃绿梅敏嘉都不赞成,毕竟乔氏生的太招人了,走到哪里都惹眼,绿梅要去大户人家做个粗使的丫头,乔氏不同意,大宅院里的丫头哪里好做,稍有不慎连命也保不住,敏嘉就问她母亲,擅长做什么。

        碧桃道:“五姑娘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只懂得这些不过是附庸雅兴,哪里能作个营生,除了这些就只有针线活了,老爷当时请了苏州有名的绣娘认真教了几年,只这东西费功夫熬心血,且不得好料子丝线也做不得,如何能行?”

        敏嘉略想了想道:“桃姑姑说得极是,咱们不如倒过来想。”

        绿梅道:“小姐的意思是咱们去绣庄揽活?”

        敏嘉笑道:“这是要砸人家饭碗的事,我哪儿敢,咱们有手艺,却不得好材料,那不如叫人家把东西送过来,咱们给做好了,收些手工费不就成了。”

        乔氏道:“主意是不错,只人家凭什么信咱们。”

        敏嘉笑道:“开头自然不太容易,咱们首先要做些广告推广推广?”

        乔氏几个面面相觑,“广告?推广?”

        敏嘉忙改口道:“就是……就是咱们先做些好东西叫人家瞧瞧,知道的人多了,往后还愁没有生意!”

        绿梅笑道:“这话有些道理,我倒想出一桩事,前儿我跟隔壁邢木匠的媳妇说话,他家的女孩儿珠儿几个月前订了亲事,许的是邻镇的马家,虽贫苦些,闻得马家儿子书读的不错,邢木匠是手艺人,家里从容些,两家叫人牵线说上了亲事,只这个邢珠儿于针线上不通,连块像样的帕子都拿不出手,她娘急得什么似的,前几日去绣铺里打听,一件嫁衣就要十几两银子,再好些的得要二三十两,屋里的被面,帐子帘子都还没算呢,想他家也是小户,哪里出的了这些银子,为了这事夫妻两个在家不知闹了多少回,邢木匠抱怨媳妇宠坏了女儿,珠儿娘又抱怨木匠赚的少,这日子早就定下了,还有三月就要过门的,珠儿娘急得满嘴的水泡,邻居取笑她说不如叫丈母娘替女儿做了得了,这是哪里的道理,不叫人笑话死。”

        敏嘉一听来了兴趣,忙打听说:“这马家怎么样?”

        绿梅笑道:“我跟珠儿娘细细打听了,这马家虽是个平头百姓,也算是耕读人家,祖上出过秀才,偏生没造化,得病去了,不然也有些前途,老爷子临终前曾嘱咐子孙后辈,往后无论多艰难,得供孩子读书,因此这马家在十里八乡颇有些体面,一家子都是识字的,到了这个马文修,也就是珠儿的未婚夫婿,从小就很会读书,听说在书院里也是拔尖的,连院长都夸他,说他考秀才是稳的,只他家是种地的,哪有多少闲钱供着,这些年为了这个马文修,家里早掏空了,本想着等孩子考了秀才找个好人家,眼看束脩也交不上,只得托人寻一个家底殷实一点的老丈人,刑家虽是百姓,家里就姐弟两个,一年也有几十两的收入,这些年攒下来比别家强了不止多少倍了,两家一合计,这事就成了。”

        敏嘉琢磨了一下,这马家在当地既有些头脸,况且乡下妇人最爱嚼舌,他们若是见了这么好的东西,岂不要免费帮着宣传宣传,因此拉着乔氏几个商议了下,绿梅听了吩咐去找珠儿娘曹氏说了,事后只跟人说在乔记绣坊定做的即可,那曹氏听说只需准备好东西,才收五两银子,欢天喜地的把料子绣线都送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