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意图-第2/2页



马超道:“也就是说,一个弘农杨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诸侯国了?”

杨彪道:“可以这么说。”

马超又道:“那如同弘农杨氏这般的世家大族,在天下范围内有多少家?”

杨彪沉吟片刻,道:“不可估量,也当有数十家。如汝南袁氏也占田数千顷。”

马超道:“那其他的世家,又当如何?”

杨彪道:“次一些的世家,占田千顷、拥众万者;再次一等的世家,占田数百顷、拥众万至数千者;再再次一等的世家,占田百顷;大族,占田数十顷。世家大族及大宗族之数,不可胜数,难以估量。几乎每个县都有数家,每个郡都有百余家。”

马超点点头,说:“我朝田亩,在册交税者,也才不过六七百万顷。经过黄巾之乱,百姓流离,田园荒芜,耕地面积大大锐减。在册田亩,至多不过五百万顷。

世家大族之田地,当然都不在册;又在黄巾之乱中兼并土地,大致当有两三百万顷。

我朝户口,在桓帝永寿三年时,有户1067万,口5648万,可谓极盛。但经过黄巾之乱,户口大大锐减,当有户800万,有口4000万。

而世家大族的户口,自然不在册,在黄巾之乱前,当有户100万,口500万。经过黄巾之乱,世家大族又趁机收敛流民为僮仆佃户。故而世家大族的户口,当有户200万,有口1000万,甚至更多。”

如此庞大的数据,杨彪听了,虽想反驳,却说不出反驳的话。因为他知道,反驳就是在说谎。

杨彪只能硬着头皮,说:“大致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