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热闹的贾家



"                                                                                过去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被丹阳真人娓娓道来,他很会讲故事,云清听得都有些入迷,跟着唏嘘感叹一阵,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义忠亲王当年树敌无数,总有人怀恨于心,秦氏的日子岂不是很不好过?”

  丹阳真人想了想:“肯定有人会迁怒她,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她既然享受了父辈的余荫,那自然要接受遗留的恶果,哪有只要好处这么便宜的事?”

  云清一想也是,凡事都是一体两面,有好处自然有坏处,秦可卿被封了郡主,因此带来的麻烦确实是她该经受的,怕就怕她多了这些新的麻烦,旧的命运却仍然没有改变,那岂不是云清好心办了坏事?她决定回头就去查一下。

  正想着,就听丹阳真人说:“我没怎么过秦氏,只知道皇后娘娘喜欢她,听说她人缘不差,名声也挺好,想来就算有人针对刁难,她也能应付的来,你不用替她担忧。”

  云清怔了怔,知道丹阳真人看出自己所思,特意解释两句来宽慰她,云清笑笑,接受这份好意,但是还要亲眼去看过,确定她的处境没有因此变得更差,才能真正放下心。

  拜会过丹阳真人,云清又给徐知府和周巡抚家送了信,这两家都是进京后仍跟她有来往的,逢年过节时,人家都没忘给玄真观送一份节礼,云清既然进京了,不打声招呼也不合适,不过云清也不会去他们家拜访,真人该有的姿态还是要有的,不能太平易近人。

  为了了解京城的形势,云清叫来崔家的大儿子崔松泉,让他去街面上收集情报,特意交代他不用特意询问打听,只管带着耳朵去茶楼酒肆,听到有用的消息记下来,回来复述给她就行,她还给他批了一笔经费,让他出门花销。

  至于说秦可卿的事,云清想着自己慢慢探访,她毕竟是女眷,不好大张旗鼓的打听,万一出了差错,损害了她的名声,那才真是云清的罪过,经过贾宝玉的衔玉事件,她在处理问题时更谨慎了,宁可慢一些,也要尽可能保证稳妥。

  于是云清又去宁荣街附近闲逛去了,意料之中的,她很快就得到不少第一手消息。

  宁国府也好,荣国府也好,两府下人的嘴,是真没有把门的,主人家的大事小情,都是他们嘴里的谈资,他们倒也不是出卖主子,或是有目的的泄露主人家**,而是没有保密的意识,反正主子们有点风吹草动,马上能传的人尽皆知,然后聚到一起时拿来说嘴,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常态,没人觉得不对,自然就没有人会去制止。

  云清不过是转了两天,就听到有关贾府主子们大大小小七八件事,比如说贾宝玉又因为不好好读书被他父亲收拾了;贾琏又因为跟丫鬟们**与媳妇吵架了;贾赦花大价钱买的古董是个假货,想找人算账人却早跑了,自己在书房摔了一套茶具出气;贾珍又买了一对姐妹花当小妾,这两个却跟贾蓉有些不清不楚的;小蓉大奶奶嫁进门四五年,一直没有开过怀,私下里在喝坐胎药,还有贾珍和妻妹的二三香艳之事,等等等等。….

    每日里过得鸡飞狗跳,别有一番精彩和热闹。

  云清听了几天,发现秦可卿的口碑还不错,下人们提起她来,夸的多骂的少,唯一的短处是没生孩子,并没有作风方面的非议,倒是有人嘀咕说贾蓉不知足,媳妇又漂亮又贤惠,身份又高,他养了好几个通房丫头就算了,还跟贾珍的妾室勾缠,好像还有些另类的爱好,跟身边几个清俊的小厮之间也不清白,白瞎了大奶奶那么好的人。

  云清是大开眼界,不禁感叹这贵族公子哥儿是真会玩,可谓老少咸宜男女不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出来的,想想以他们这奢侈糜烂的生活,贾家不败都说不过去。

  话说回来,贾家的做派固然不怎么样,但在诸多权贵之中实属平常,早在几年前云清就知道,他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是什么好人,也称不上是恶人,因此云清才觉得还可以救一救,结果贾敏劝不动,只能严防死守拦着他们不许违法乱纪仗势欺人,不再有更多的期盼,那云清就更不会多管闲事了,毕竟脚下的泡都是自己走的,她也有很多事要做的,没那么多心力整天盯着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