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排五六七号,就是三排左边三个。”志颜手里拿着三张车票。“姐你坐里边。”小五也叫姐。芷菡拽拽衣角,靠窗坐了下来。“第一站是雁城。”志颜拿着一张地图,那是出发前问小贩5块钱收的,“不是有手机地图吗?”芷菡和小五都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带张地图才有旅行的感觉,”志颜解释道。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笔,把“雁城”圈了起来。“这往北走了不近啊。”小五看着手机说。“距离差不多是石远到诚华的三分之二吧,也还好。”“过几天雁城有音乐节啊。”“姐爱听,去雁城主要就为了这个。”“这叫情调,上学那会儿没少攒生活费去听音乐会和各种音乐节,特有意思。”芷菡看着窗外,零星有几条公路,但都交错在一起,远方山很清晰,近处的村庄笼罩在薄雾中。

    前排的孩子哭个不停,母亲拿着奶瓶在喂,还有好几滴掉在了地上;工人模样的人端着刚泡好的桶面走了回来;身着西装的上班族靠在窗沿上睡着,包放在两腿之间。“下一站,雁城站,距离20.7公里。”火车广播响起,小五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快到了,下站就是。”“找好住的地方了吗?”“我订了青旅,没问题。”志颜胸有成竹。“这很像我之前带你去的音乐酒吧啊。”小五对志颜说。“青旅都这样,便宜但环境好,还有的玩,最适合咱们这种了。”“把东西收拾了,吃晚饭去。”

    “我也不知道这叫什么,可能是雁城的特产。”“再拿俩花卷吧,老板。”“好嘞。”不多久,两个金灿灿的花卷端了上来。“这东西真不知道怎么做的,真好吃,有咸味,更多的是香。”“放着黄油,蒸锅的温度不太高,剩下的,我也看不出来。”志颜耸耸肩。“你也不看看价钱,口味得配得上呀。”芷菡提醒小五。小五瞥一眼菜单,“吃完这俩得了,不点了。”“天刚黑,天长了不少啊。”“明天下午音乐节就开始了,在这里。”志颜指着地图上的一个黑点--“雁城鼓楼”。“不远,打车去。”

    “这是雁城的民乐团,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芷菡说。舞台的灯光很炫很亮,照的黑夜如同白昼。鼓楼一片金黄,和周围的居民楼灯光形成鲜明对比。二楼的红色柱子通体暗红,但在映照下,还是很明显。“芷蔚之前喜欢这种。”芷菡轻声说道,声音很快被淹没在乐器的声响和群众的嘈杂中。“那是把价格不菲的琴。”小五指着即将上场的一位乐手的琴。志颜不懂,但看着就不像便宜的。“这是妈妈最喜欢的曲子。”芷菡又说。此时前奏刚演奏一半。“姐好细心。”志颜想到。“……”副歌部分很快到来,小五和其他观众一样,不自禁地鼓掌。而志颜看到了,大姐早已热泪盈眶。

    “下一站是哪?”坐在角落弹琴的小五冷不丁地开口,把志颜下了一跳。“你咋在这儿呀?”“我还想问你呢。”小五把吉他往墙上一靠。“这一天你都干嘛去了?就剩我和姐姐了。”“找渠道去了。”志颜没打算隐瞒。“渠道?”“是啊,我们出来可不光是旅游,我想看看有没有便宜点的进货渠道,给咱店找找。”“那你没和我俩说呀!”小五不解。“你说了咱不就一起去了吗?成功率大点。”“没事,想让你们好好放松一下,别告诉姐了。”“行吧……”小五托起下巴,若有所思。“下一站浦源,明天一早出发。”

    “保重保重。”这些天一起相处青旅的朋友送了三人很多张明信片,照片和纪念品。“青旅真是好啊。”小五和芷菡异口同声地感叹。“太适合穷游了。”志颜附和道。一觉醒来,外面的风景变得荒凉,志颜坐在窗边,芷菡靠在他的肩上眯着,小五挤在狭窄的车厢过道里。时不时有破败的叶子打在窗上。“走吧姐。”与其说芷菡是走出站的,不如说是被亲爱的弟弟拖出去的。她回头看了一眼,“浦源站”三个字映入眼帘,上面锈迹斑斑。“浦源的青旅都太偏了。咱找酒店住吧。”志颜看着地图。“这城市看着就不是繁华的。”小五裹了裹身上破洞的夹克,把琴带紧了紧。“为什么来这儿呀?”芷菡也觉得冷,戴上了棉帽子。“我有自己的目的。”志颜卖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