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宣府-第2/2页





    正德脑筋一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不过总理天下兵马总兵官,有点不好听。不如叫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话。正德正想说什么。

    朱厚煌一脑门子浆糊,立即出来劝阻说道:“陛下不可。当年太祖,成祖领兵之时,何曾用过这等办法,天下兵马皆为王师,谁不从命,斩之可以。何必多此一举,如果陛下担心,臣愿为陛下传旨,如王勋不听,臣为陛下斩之。”

    儒家最重视名分二字,资治通鉴,开篇就是正名分。也许现代人多几个头衔不觉得什么,但是正德真得给自己的戴上一个大将军的头衔,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黑点。而且朱厚煌也觉得正德有点被文官搞怕了,看来他不知道多少次下令,被下面无视。不过正德没有注意到,王勋,不过是一个武臣,不是文官。

    文官鄙视皇帝,鄙视太监,鄙视武官。

    皇帝可以鄙视太监,鄙视武官。

    作为鄙视链,最低端的武官,在没有文官大佬做靠山的情况下,是不敢于皇帝硬顶的。而且文臣之中,也不是谁都是张钦的。

    正德被朱厚煌这么一说,心中也鼓起了心劲,他从小就以太祖,成祖为榜样。他一咬牙问道:“张永,宣大,你能不能控制住。”

    张永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经营宣府经年,皆听陛下号令。”

    “好,有宣府精兵,再加上京营,外四家军,就够了,再看看,能不能从辽东调一点兵来,至于王勋,---”正德眼睛绕过众人,说道:“魏彬,你去,知道怎么做吗?”

    魏彬也是立过军功的,最少在军事不是生手,也许他自己并不会打仗,但是手下一定有会打仗的人。当初平安化王之乱的时候,也上阵过。不过,魏彬在刘瑾的时候,是刘瑾的忠实狗腿子。刘瑾倒台之后,就被正德闲置了,今天正德将他们这些人都带上了。

    魏彬大喜过望。

    太监最怕什么,最怕是主子忘了自己。此刻见正德给魏彬分配任务。魏彬恨不得喜极而泣。说道:“奴婢领旨。”

    这个样子让朱厚煌有点担心了,这位大太监会不会因为闲置太久了,立功心切。即便王勋从命,这被这太监弄得抗命不从。

    朱厚煌连忙出声说道:“魏公公此去,监督王勋听命,就是大功一件。还请魏公公思量。”

    正德听出了朱厚煌的意思,说道:“你别节外生枝。”

    魏彬应命之后,立即下去安排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宣府的积蓄还算可以,只能够支撑大军行动,不过,这大军一动,千头万绪的,乱成一团乱麻。大军前进的驻地,还各路援军的来路,以及路上的粮食,以及很多细碎的东西。正德此次出来,一个文臣都没有带。这些琐碎的问题,都必须正德来安排。

    不过,还好正德身边的人大多都是宿将,指望他们一定要打胜仗,有些不可能,但是,大军如何行军,怎么处理这些军中杂务,却是得心应手。朱厚煌也跟着他们学习这些东西,让朱厚煌觉得学到很多东西。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有十几万军队的机动行动,正德要与蒙古正面交战的兵力大概不多,但是有两倍于此的民夫转运。

    这样组织十几万人大行动,不是等闲人能接触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