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自由忠臣,熊霸中原!(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鳌拜.”吴三桂忙问,“世璠,你见过鳌拜了?”

    “没有,”吴世璠说,“四爷爷说鳌拜喝了生水,有些拉肚子,所以就留在香岛养病顺便看家。不过等四爷爷在廉州站稳了,鳌太师还是要率部去汇合的。否则世凯哥哥一旦发兵去取新会,纵使鳌太师也保全不了。”

    鳌拜的历史使命,已经接近完成了

    不过吴三桂并不知道这一点,他还觉得现在的鳌拜还很会打仗呢!

    只听吴三桂摇摇头,道:“鳌拜可是难得的大将啊,王辅臣、王忠孝比他还差一些呢!”

    吴世璠完全不赞成爷爷的分析,他现在已经是王忠孝的小迷弟了,他笑着道:“爷爷,王制军当然不如鳌拜。但是世凯哥哥用兵打仗的能耐却是要超过鳌拜的.他只用短短的几个月,就将香山、新会、新宁三县的数十个乡都都牢牢掌握住了。不仅均了田,而且还建了一批专出乡兵的乡兵都,以区区三县之地就撑起了两万乡兵!还依靠这些新组建的乡兵打败了尚之孝、李烂指挥的一万多旗兵和绿营兵!

    鳌拜用兵,也不过如此吧?”

    “三县之地就拉出两万兵,还能打一打.”吴三桂眉头深皱,“倒是不容易啊!他这么做到的?世璠,你知道吗?”

    吴世璠点点头道:“知道,知道,世凯哥哥先通过办维新学堂和精武学堂教导出了数百可以充任地方小吏和师爷的文士,以及数百可以充任一队一排之长的武士又将其中的骨干之士都吸收进天地会,并大为倚重。

    有了可以担当地方乡都和科房之任的文士,世凯哥哥就能推行三县均田并编成所谓的乡兵都、均田都和自管都使得世凯哥哥在三县之治,可以深入部分乡都,掌握至少两万均田乡兵之户。

    而在用兵治军方面,世凯哥哥又为所部乡兵专搞了一套易于训练、易于指挥、易于掌握的战法!”

    “还有这样的战法?”吴三桂来了兴趣,“世璠,你知道吗?”

    “知道,”吴世璠道,“世凯哥哥也让我进了精武学堂他为部下乡兵安排的这一套战法,简而言之,就是‘结硬垒、布密阵、重火力、打呆仗’!

    世凯哥哥说了,他建军的法子用得是寓兵于民的古法,兵务多,而不务精。既然兵多不精,就只能多筑垒,习密阵,再大量装备易于掌握,且火力强劲的燧发之枪,遇敌也多以正合,少用奇谋,靠着兵多枪多,并构筑战垒,活活磨死对手。”

    “燧发之枪?”吴三桂问,“就是那种令火石触机撞击发药而得石火自燃的火枪?”

    “对对,就是这种火枪,”吴世璠说,“这种火枪不大惧怕风雨,也不易误发,因此可以大大提升队列密度。这样就能许多人列成密队一起开火,枪弹如雨,就算枪法不好,蒙都蒙得着!

    另外,世凯哥哥还让人打造了一种套筒铳刀,套上枪口之后,也不影响击发,可以一枪两用!

    而且这种燧发枪还比较容易训练,装填起来比火绳枪容易多了,一个农夫练上一个月就能在队长、排长、棚长的指挥下列队开火了。”

    实际上排队枪毙战术真正的精髓,就是可以把放下锄头的农夫随便训练一下,就拉上战场去当线列步兵,随便打打也能打死不少人。

    至于什么龙虾天兵、悍不畏死、三十码开火之类的呃,本来就是拼数量的战术,根本不必训练到这种程度,数量多才是胜利的关键!

    人数多个一两倍比啥都强!

    而汉人最大的优势,不就是人多吗?

    “一个月就上战场了?”吴应熊马上就来兴趣了.吴三桂虽然“给”了他六个卫,但那都不是他的嫡系,他想要在短期内培养出自己的精锐嫡系根本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