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平南王,鳌拜到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至于精武堂,”巴刚山又说,“第一期的生员都已经在队伍上任了把总和小参军,第二期的生员刚刚招齐总共招了三百六十人,眼下正在随队训练。”

“招的都是些什么人?”

巴刚山道:“半数是军中武官们的子侄有些是咱们队伍上,有些是定南格格队伍上的,还有半数则是广东当地的精壮少年,都是肇庆、罗定、广府的大族子弟。”

旁边的姚启圣还怕王忠孝不明白,又补充道:“二公子,广东这边宗族势大,土客大族之间又经常械斗,所以许多大族子弟都习练武艺,对打打杀杀的事情比较有兴趣。所以肇庆、广府等地的武馆也很多。咱们的精武学堂开张以来,已经被人踢过七八次馆了!”

“哈哈,军校还被人踢馆?”王忠孝给这话逗乐了,这事儿也是头回听说。

他也不生气,而是笑着追问:“咱们是输是赢?”

“当然是赢了!咱们的人可都有真功夫,不是广东这边武人们耍得花拳绣腿。”巴刚山笑道,“所以咱们的精武学堂已经在广东这边立起字号了,慕名而来的学徒也越来越多,咱们招都招不过来.令尊不得已开了外门,又收了几百个徒弟,专教枪棒刀牌。”

其实也不是精武堂那帮“师傅”的功夫有多硬,而是精武堂是玩“军器”的,“武技课程”包括长枪、刀牌、弓弩、鸟枪、红衣炮广东省的武术家们拳头再硬,伱也赢不了啊!

而且来踢馆的那些广东武师也不能强行和耍大枪的武士比什么佛山无影脚吧?对方耍器械,他们也得耍器械!但是耍器械的,哪里比得过专业打仗的?

所以这个精武学堂的字号很快就起来了!

“这事儿办得漂亮!”王忠孝顿时来了兴趣,,站起身对跟前几人道,“走,咱们一块儿去瞧瞧.先去精武学堂,再去维新书院。”

现在的广州府城也和福州城、北京城一样,被隔离城了“旗”汉两城,不过广州的“旗城”里面居住的不是八旗子弟,而是“尚旗子弟”,就是尚可喜麾下那十五个佐领的子弟还有他们的家眷家奴。

人数当然也不少,差不多有二十万了,比福州耿王庄的人还多出好几万!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平南王尚可喜自己就是个属种马的,在广东的这些年,除了干坏事儿那就是布种了儿子女儿生了不知道多少,现在还存活的也在一百以上,至于孙辈,早就过了一千!

他怎么以身作则,不辞劳苦,他底下的那些人还能不努力吗?

而且广东的油水多大啊!人多一点也养得起嘛。

光一个广府,就能顶得上北方的一个甚至两个穷省了!

另外,尚可喜这些年在广东又做绝了坏事,先是屠广州,杀了几十万人,都把广州府城给屠空了!后来又奉了鳌拜的命令大搞沿海迁界。别处迁个二十里,到他这儿都是五十里甚至一百里而且迁界手段极为暴烈,直接派兵下去,限期三天迁走,也不问往哪儿迁,也不管迁走之后会不会饿死?

反正到时候不走,那尚家的兵丁就要砍人了!

这么个搞法,原本人口密集的广东沿海,都被尚可喜搞成了人烟稀少的白地老尚家的子孙,不怕没地方安置了!

不过尚可喜这么倒行逆施,倒也没有影响平南王府的收入,甚至这收入还年年增长,长势良好!

这是因为广东沿海一屠一迁.这个对外贸易就很难做了。

本来汉人海商的船只成千上万,在沿海各口到处乱窜,尚可喜想要收税是很难收着的.而且他一平南王也没资格收这个税。

可是现在广东沿海都没人了,汉人海商也好,西洋海商也罢,自然就没办法到处窜了。而尚可喜在大搞沿海迁界的时候,还留了一个口就是广东香山的濠澳葡人没有迁。

这样一来,广东的对外贸易就集中到了濠澳,这可就容易控制了。

尚可喜就一边用沿海迁界,当内务府洋奴才的前程去吓唬濠澳葡国人;一边又私开香山互市搞合法走私.这买卖做得都快流油了。

靠着合法走私搂来的银子,昔日被尚可喜屠干净的广州内城现在发展得就越来越红火,到处都是新起的大屋,街面上往来的平藩奴仆和家眷也都养得白白胖胖,绫罗绸缎也随便穿在身上.和又破又烂叫花子遍地,仿佛贫民窟一样的广州外城,还真是反差鲜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