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王秀全,卢三好,贾汉复(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这不是巧了吗?王忠孝的儿子正好是“秀”字辈,他又是“世凯”,又是“大头”,冥冥之中的天意已经摆好了。所以他就顺理成章给自己的儿子起名“秀全”、“秀清”、“秀忠”!

  “王秀全,王秀清......”康熙觉得这名字不大好,说不出为什么不好,但就是不喜欢,不过他也没干涉,只是点点头说,“不错,名字不错!”

  康熙又一指在王忠孝身旁跪着的卢一峰,“大头,你还认得他吗?”

  “认得啊!”王忠孝笑道,“他不就是大理卢三好,原来的曲靖知府啊!”

  “卢三好?”康熙笑着问,“‘三好’是字还是号?”

  “是号,”王忠孝回答道,“他是云南官场上出了名的好官,从来都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帮过不少人,而且为官也公正清廉,曲靖府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向来是云南最富的府,比昆明都强出不少。所以云南官场上的同僚就送了他一个号,叫‘三好先生’。”

  “三好先生?”康熙笑道,“卢一峰,原来你还是个好官啊!可惜你这样的好官在吴三桂、吴应麒那里得不到重用。现在你到了朕这里,只要好好办差,将来一定会有好前途的。”

  “谢皇上......”听了康熙的话,卢一峰已经流出了忠诚的眼泪,重重磕了个头。

  康熙点点头,又鼓励二人道:“王世凯,卢三好,你们两个人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又都是云南出来的,和平西王藩下的人都很熟悉......现在平西藩内出了点乱子,朕又不愿意大动干戈,就想用点伐谋的手段,最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平西王世子正好给朕出了个招,愿意将平西藩让给他的三弟吴国贵,循孙延龄之例,封吴国贵当云南将军,以拉拢吴国贵效忠朝廷。你二人和吴国贵可熟悉?”….

    “熟悉!”王忠孝点点头,“吴国贵的儿子吴世珏还是奴才的把兄弟呢!”

  卢一峰说:“微臣和吴国贵也有些交情。”

  康熙满意地笑了笑:“看来你们二人都有了建功之地!朕希望你们二人可以通力合作,一起为朕为大清为天下抚平云南立下不世之功。”

  “臣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卢一峰又给康熙重重磕了个头,还是那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皇上但有所命,奴才万死不辞!”王忠孝也学者卢一峰的表情,给康熙行了个大礼。

  康熙又道:“卢一峰,你刚到北京,先好好安顿一下,然后就先到丰台大营去效力吧。

  王大头,你这次的差办得不错,朕先给升一个总兵衔,再加一个丰台大营的赞襄军务衔,你的粘杆长还继续当着,等云南平定了再放到曲靖去当总兵。

  曹寅,你这回的功劳也不小,不过你的年纪还小,还需要再好好历练......这样吧,朕给你个粘杆长的衔儿,去东堂子衙门给大头帮忙。”

  ......

  王忠孝从景运门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有点心事重重了。

  因为康熙刚刚提拔了曹寅当了东堂子衙门的粘杆长。虽然王忠孝的粘杆长也还在,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康熙是要培养曹寅接了粘杆处东堂子衙门!

  很明显,康麻子始终没有把王辅臣、王忠孝、王吉贞当成自己人......哪怕王辅臣和他也是“一奶同胞”,但他还是想把王忠孝一手创建起来的东堂子衙门交给曹寅,然后给个曲靖总兵或是什么援剿总兵就想打发了王忠孝!

  也幸亏王忠孝早就看穿了康麻子的真面目,早就准备把大清朝给坑死了,要是真的当大清忠臣,那可就当亏了......

  “大头!大头......”

  王忠孝正想心事呢,突然听见个熟悉的声音,赶紧抬头一看,发现喊自己的不是别人,就是大清第一“扶弟魔”爱新觉罗.福全。

  福全身边还跟着俩人,一个是王忠孝的好哥哥王吉贞,还一个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穿着件很旧的长衫,脸长得非常凶恶,不过却堆满了笑容,正捋着白胡子在那儿朝王忠孝笑呢!

  这个长得凶恶,表情却很和蔼的老头,王忠孝看着有点眼熟,但却想不起来是谁?不过他既然和福全站在一块儿,那必然不是一般人呢!

  再瞧瞧他这个长相,年轻的时候多半是个巴图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