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康麻子织网,吴三桂接旨!(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康熙一听也颇为欣慰,吴应熊是忠臣,王辅臣一家也是忠臣......大清有那么多的忠臣,吴应麒还想对抗天威吗?简直自不量力!

  当然了,吴国贵即便卖了吴应麒当上了云南将军,将来还是要消灭的!

  毕竟把平西王换成云南将军,也不能让平西藩下的那些人不生孩子啊!只要那些人不停地生,十年二十年后,平西藩下的军队就不是十万,而是二三十万了!

  如果再加上平、定、靖三藩的人口,再加上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处拥兵自重的汉人将领麾下的绿营兵的大量繁衍......将来的天下,还是得乱!

  想到这儿,康熙又扭头看了看岳乐、鄂扎、勒尔锦和那几个大学士还有翰林学士,“你们怎么看?”

  “皇上,”岳乐道,“奴才觉得和硕额驸的法子是可行的,不过朝廷还是应该有两手三手的打算!这个成都、重庆、荆州、长沙、桂林五大营该立还是得立。朝廷的六镇新军该往前压还是得往前压!

  另外,平、定二藩,还有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甚至四川的绿营,该整理还是得整理。

  如果朝廷可以给吴应麒、吴国贵和平西藩上下来个泰山压顶之势,更有可能促其内变!”

  他的话只是说了一半,还一半是不能在吴应熊、尚之信、孔四贞,甚至是王辅臣跟前说的,那就是:一旦云南内变,二吴相争,那可就是一举消灭、赶尽杀绝的机会——只要把平西藩杀绝了,平、定、靖三藩就好办了。到时候就算把他们遣散了变成绿营甚至是老百姓,他们也不敢反抗。

  而平西、平、定、靖四藩一旦完蛋,绿营兵也就好对付了——四藩体系外的绿营兵是没办法圈地的,圈不了地,那孩子生多了可就养不起了,而且也没办法形成独立的后勤体系,顶天就能当兵吃饷而已,根本翻不了天的。….

    康熙点点头,又对王辅臣道:“王辅臣,那让你的儿子走一趟,去联络吴国贵吧......他这次在苏州干得不错,和施琅一起打跑了鳌拜,收复了大半个苏州,功不可没,朕得好好赏他!先赏他一个总兵衔,等云贵平定了,就让他当曲靖云南援剿右镇总兵吧!”

  “奴才替犬子谢皇上天恩!”

  康熙又笑着对王辅臣、孔四贞、尚之信三人道:“王辅臣、定南格格、俺答公,两广这一路朕就交给你们三人了.....王辅臣,朕命你当两广总督,桂林大营总统大臣!率领绿营新军中军镇南下进驻两广,和平藩、广西将军一起主持两广方面的讨逆军务!”

  “奴才领旨!”王辅臣大礼叩拜,然后拍着胸脯向康熙保证,“皇上,有奴才在两广一日,姓吴的就别想在两广方向上得逞!”

  “好!只要两广能稳住,吴应麒就没法免除后顾之忧,他再怎么能打,都出不了云贵川!”

  康熙顿了顿,又道:“定南格格。”

  “妾身在。”

  康熙问:“太皇太后和朕说,你想让你儿子孙吉庆当广西将军?”

  “皇上,广西将军照理应该由定藩之主出任,”孔四贞解释说,“而最有资格继承定藩的就是妾身的儿子吉庆,他是先王的外孙,比妾身更有资格成为藩主。之前因为年幼,所以才由妾身的丈夫孙延龄出任将军。现在吉庆已经长大,接任将军也是定藩上下众望所归。”

  “说得有道理,”康熙问,“可......孙延龄怎么办?”

  “皇上,”边上的大学士金巴泰显然是收了孔四贞的好处,听康熙一问,马上就替孔四贞答道,“皇上,奴才建议调孙延龄北上出任总统练兵大臣,接替王辅臣的职位。”

  好嘛,又一个总统!

  不过孔四贞倒是给孙延龄安排得明明白白......

  康熙点点头,“这样也行啊!如果朝廷一时半会儿平不了云贵,说不定还要再练兵,孙延龄就能大显身手了。”

  他当然也是说说而已,孙延龄如果真的交出军队回了北京,那就只能当个富贵闲人了。

  安排完了孙延龄,康熙又扭头对尚之信道:“俺答公,你阿玛尚可喜年老,难以料理广东那么一摊子事儿......而广东又守着桂林大营的饷路,万万不得有失。所以朕现在命你和王辅臣一起南下,接管平南藩政,和广东巡抚一起为桂林大营筹饷,并且出任桂林大营的副总统大臣。等你接下平藩的藩政之后,就差人送你阿玛北上养老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