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下为主君为客,反清复明均田地-第2/4页



 那时顺治帝还在,尚之信身为“俺答公”,奴辈比他爹都高,当然不能把尚可喜当老子了——俺答是兄弟的意思,顺治是拿尚之信当兄弟的!

 尚可喜不过是顺治的奴才,而尚之信是顺治的兄弟,谁高谁低不明白着?他要是把尚可喜当老子,那就是坏了“奴辈”,就是不忠了!

 可没想到顺治皇帝年纪轻轻就没了......而康熙小皇帝也不怎么认他这个“尚叔叔”,虽然大家还管尚之信叫“俺答公”,但是这个“俺答公”的含金量直线下跌啊!

 他现在没了顺治这个好哥哥,他爹又被一群坏弟弟带坏了,康熙又不认他这个“尚叔叔”,世子的位子都摇摇晃晃的,想要提前嗣位,然后坐稳平南王的宝座,就只能和王辅臣、孔四贞、耿精忠联手了。

 “俺答公,你放心,等我的新军练好了,就和四贞一块儿护送你南下。到时候我带着一万新军和四贞的定藩一起支持你!”王辅臣当然也愿意和尚之信联手了,当下就笑着拍了胸脯。

 尚可喜的平南王当太久了,而且他又特别能生,生出来的儿子女儿再去和广东地面上的军头、豪强联姻,现在已经有点盘根错节了。

 王辅臣这条过江龙如果想在广东多吃多占一点,就得把尚可喜换成尚之信——尚之信虽然姓尚,但他实际上也是个外来户,那些广东人指着鼻子骂他他都听不懂!

 所以尚之信如果当了平南王,多半会和王辅臣联手!

 孔四贞看见尚之信、耿精忠都入伙了,一张绷着的面孔也笑了起来:“这下好了,咱们的西南互保成了......皇上再也不用担心西南这一路了,说不定将来咱们四家还能一起出兵湖广,帮着皇上封堵吴三桂东进之路。”

 听见这话,王辅臣的眉头又蹙了起来,“格格,您也别太乐观了,即使咱们四家联手,互保西南都很勉强。要出兵支援湖广,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啊!除非......”

 “除非什么?”孔四贞问。

 王忠孝接过问题,回答道:“除非咱们真的能把根扎进两广福建的土里面......如果咱们只是浮在上面,靠万儿八千的官兵,靠几个心腹官员,咱们是控制不住两广福建那么大的地盘的。”

 “扎根?要怎么扎?”耿精忠问。

 “咱们可以搞个学会!”王忠孝说,“搞一个研究儒学的学会!”

 “儒学?”耿精忠差一点给王忠孝逗乐了。

 “世凯,你还懂儒学?”孔四贞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尚之信则一会儿看看王辅臣,一会儿看看王忠孝......没错啊,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我懂不懂没关系,”王忠孝摆摆手,“我可以去江南请大儒来讲学,用江南大儒的名头,把咱们的西南儒学会支楞起来,让两广福建的士绅都加入进来,听大儒讲学,为我等所用。”

 “好像有点意思,”孔四贞似乎被说服了,“世凯,那你这个学会准备叫什么?”

 “叫维新学会!”王忠孝一本正经说,“讲得是新儒学!”

 “什么叫新儒学?”孔四贞被王忠孝说得一头雾水。

 王忠孝只是笑了笑道:“可以用来终大清的儒学,就是新儒学!”

 .......

 “二公子,什么叫新儒学?我怎么没听说过?”

 “二公子,您真懂儒学?忽悠人吧?”

 “就是,二公子,我可是您的书僮......我记得《论语》您都没认真瞧过,您真懂?”

 “嗨,要懂那个干什么?咱们只要有银子有兵,将来就能割据一方,吃香的喝辣的!”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儿!”

 “都说什么呢?会说话吗?大头是我兄弟,他虽然念书不怎么用功,但是最近一两年开窍了,有点博学强记,过目不忘的意思了!没准真懂新儒学了。”

 玉渊潭庄子里面,属于王忠孝的书房里面,今儿一大清早就来了一屋子的人。有于师爷,有王吉贞,还有“仁、义、贤、安、全”他们哥几个。

 这些人都是王忠孝让人叫来的,叫他们过来的目的当然是向他们摊牌了——爷不装了,爷是有学问的,爷懂新儒学!

 当然了,这几个算得上是“真自己人”的家伙,对于现在已经脱胎换魂的王忠孝还是缺乏了解的,不知道他的“窍”开得有多大,还以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遗传性”反贼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