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清朝的奸佞们,就等着正义降临吧!-第2/3页



 所以康熙的确不大好马上拿图海开刀。

 “皇上,”虽然纳兰明珠早就盯着图海屁股底下的大学士位子了,不过他并没有再对着图海开炮,而是说起了撤藩的办法,“奴才觉得即使鳌拜已经投靠了吴三桂,撤藩的事也不能完全放弃,而是应该先易后难。朝廷应该先帮着定南格格牢牢控制定藩,再将两广总督、广西巡抚、广东巡抚、广西提督、广东提督这几个关键职位都换上忠诚可靠之员,然后再撤换平、靖二藩之主,将尚可喜、耿精忠扶上位。

 等两广尽在掌握之后,再出兵四川、贵州,封锁出入云南的道路,封锁出入云南的道路,迫使吴三桂交出鳌拜、让位给吴应熊。等吴应熊控制了平西一藩,那撤不撤藩,就在皇上一言之间了!

 不过奴才不赞成图海的办法,不能坐等吴三桂、鳌拜老死......这两人虽然年近花甲,但身体都非常硬朗,活个十年八年的恐怕没什么问题。而且皇上愿意等,吴三桂、鳌拜就愿意等吗?吴三桂现在已经有了十万大军,如果再加上鳌拜的辅佐......他会甘心老死云南?”

 明珠说得有道理!康熙点了点头,这个明珠比图海可强多了,应该让他主持内弘文院才是!

 不过吴三桂加鳌拜......也的确不大好打!

 康熙又把目光移向了索额图,索额图道:“皇上,奴才觉得加强控制两广,扶尚之信、耿靖忠嗣位的计策都是可行的,往四川、贵州派一点兵马也无妨,唯独封锁进出云南的道路,迫使吴三桂交出鳌拜、让位给吴应熊的事儿有点操之过急了。

 吴三桂和鳌拜都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还能精神几日?皇上只要再防他们几年,兴许就能不动刀兵而天下太平了。即便要动刀兵,没了吴三桂和鳌拜,平西一藩也极有可能四分五裂,朝廷要拿下他们也容易得多。”

 索额图的建议和图海有点接近,都主张“保守削藩”。

 王忠孝心道:如果没有鳌拜投靠吴三桂的事儿,他的办法比康熙皇帝的那一通盲动可靠谱多了。不过现在吴三桂已经“收了鳌拜”,这个反......不造也不行了!

 想到这里,王忠孝就对康熙道:“皇上,奴才觉得对吴三桂,朝廷还是要立足于打,决不能可以心存侥幸。而要打......就应该先整顿京师的八旗兵马,然后再在陕甘、湖广、两广等处各训练新军数万,待八旗兵马和陕甘、湖广、两广新军训练完毕,皇上只要一声令下,吴三桂和鳌拜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康熙又瞧着多隆,这位领侍卫内大臣也马上给康熙跪了:“皇上,奴才觉得明珠和索额图之言都有道理,王忠孝说得也没错。撤藩这事儿,的确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先易后难,徐徐图之......控制两广,更换平、靖二藩之主和训练新军的事儿,没个几年就办不成。兴许等这些事儿办完了,吴三桂和鳌拜已经自己死了。到时候可就天佑大清了!即便他俩一时还没死,身体也一定没有现在那么好,对付起来也会容易一些。而且朝廷即便要对付吴三桂和鳌拜,也不能急于求胜,而是应该步步为营,稳扎稳进。只要两广平定了,云南、贵州还能翻天了不成?”

 这位明显在和稀泥,不过这稀泥和得不错......

 康熙点了点头,最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好兄弟福全。

 裕王福全道:“皇上,奴才以为当务之急还不是撤三藩,而是除家贼......这家贼要是不除了,皇上无论用何种方法对付吴三桂和鳌拜,恐怕都没有赢面。”

 康熙点点头,对王忠孝道:“世凯,你和福全联名上的建议设立一个粘杆处外派衙门的折子,朕准了!

 就在鳌拜的东堂子胡同内划出个院子归粘杆处使用,对外就称尚虞备用处东堂子值房。并仿銮仪卫民卫和内阁供奉之例,准许找募汉并调汉员入职。其中汉民称民尉,汉员则为供奉。”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东堂子值房的管事,就称东堂子粘杆长,第一任东堂子粘杆长就由头等侍卫、大内行走王忠孝出任!”

 “奴才领旨!”王忠孝心头一阵大喜。

 他心心念念的特务机构,现在终于开张了!

 大清朝的奸佞们,就等着正义降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