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康熙重生记——朕要反明复清!-第2/4页



    和一度强大的吴周不同,日本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一直处在混乱的动荡当中——谁让他们离大明太近,又不愿意和朝鲜一样完全大明化?不过随着李中山的去世,大明对于干涉和操纵日本内乱的兴趣也极具减弱,所以日本内战的烈度也极具上升!而高烈度的内战,往往无法持续太久。

    所以,日本从18世纪末开始,就出现了再度统一的苗头。出现了统治除萨摩、大隅外整个九州的杨家;控制统治萨摩、大隅和整个四国的岛津家;领有本州西部十余国的毛利家;共同控制近畿和部分东海道地区,并且掌握日本朝廷的天皇家、堀田家、山内家;统治关八州的德川家;统治甲信骏远四州的前田家;统治北陆的上杉家;统治日本东北地区的伊达家等八大势力!

    另外,长期的内战和较多的人口,又让日本国成为了华夏世界体系中雇佣兵的主要来源。甚至远在君士坦丁堡这边,都有日本雇佣兵团的存在!

    大致上,只要有钱,谁都能从日本国内的八大势力那里雇到军队!

    而日本雇佣兵的主要雇主,则是华夏体系中最桀骜不驯的阿兹特克共和国了!

    这个共和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平西王府有点类似,是一个“跨体系”的存在,既是华夏世界体系的一部分,也是西方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正教)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领导阿兹特克共和国的则是激进的共和派——这个国家没有世袭的君主,甚至没有世袭的执政官,每个国人都有资格参选大总统,是“彻底”的选贤与能当然了,被称为“阿卡普里科王朝”的传统的政治家族团体还是存在的!

    因为阿兹特克共和国从根本上反对世袭君主,所以该国和大明天朝的关系,自从李中山去世后就开始逐渐恶化,等待明玄宗联合尊皇党掌权后,大明和阿兹特克共和国之间甚至爆发了一场漫长的战争这场战争最后虽然打了个平局,但是却极大增长了阿兹特克共和国的威望,使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等列强。

    在大明-阿兹特克战争后不久,放弃向了北扩张(在战后,大明的属国西美国和阿兹特克沿着比美墨边境更靠北一些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缺定了两国边境)的阿兹特克共和国又转向了南美洲,在吞并了西班牙王国的新格兰纳达总督区,又扶植了秘鲁总督区的共和派,支持成立了一个占有整个秘鲁总督区的印加共和国。

    除了这三个华夏体系中的“非大明属国”之外,盛产太后的杨氏王朝也对朱明王朝的统治和大明天朝的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这个杨氏王朝就是那个杨起隆所创立的王朝,这个王朝不仅统治着朝鲜王国,还拥有众多的分支,这些分支分别又统治了日本九州大部、虾夷王国(虾夷岛和库页岛)、北美王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部)和北海王国(东西伯利亚沿海包括勘察加半岛),还在包括大明、阿特克共和国、平西王府在内的所有华夏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和非国家军政实体”内,拥有相当强大的影响力。

    连康熙在这一世的生母也来自“金帐杨氏”,也就是杨氏家族在原金帐汗国内的分支,在金帐汗国灭亡后,金帐杨氏就和金帐汗国的绰罗斯王朝一起投靠了罗刹国。后来这两家和他们的部下,又被伊丽莎白女皇一起安排到了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帝国摄政王和君堡守护者的左膀右臂。

    另外,杨氏王朝还有经营银行的传统,是华夏世界中数一数二的金融家族。金帐杨氏在迁入君士坦丁堡后,就在君士坦丁堡开设了君堡银行,并且将君堡打造成了一个为罗刹、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半岛各国权贵服务的金融中心.

    至于朱玄业所在势力,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摄政、君堡守护、大明平西王府,虽然比不了吴周、阿兹特克、日本国和杨氏王朝,但是本钱也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