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杨起隆登陆大沽口!(求月票,求订阅)-第2/4页



    后来李中山领着明军收复两淮后,就把两淮当成基本盘来经营,重用靳辅治水,以废弃徐州以北的运河为代价,耗费巨资,花了数年时间硬生生挖出一条新的黄河入海通道,才算解除了淮河河床不断被泥沙淤积抬高的苦。

    可就在两淮人民刚刚看到希望的时候,康麻子或是他兄弟常宁就掘了黄河桃园口,刚刚改道从海州入海的黄河,再一次泛滥成一片滔滔黄水涌入淮河.这如何不叫两淮壮士怒发冲冠?

    所以当同样是淮西出身的第八军团长罗大为中将向手底下的淮西战士们宣布要“打到北京城、活着康麻子”的时候,全军将士还有那十万淮西民伕,全都沸腾了一般。十五万人的大兵团,仅仅花了两天时间就整备集结完毕,第三天就心急火燎出发了。

    经过一整个白天的行军,到了晚上,全军上下依旧干劲十足,在罗大为中将的军团司纵队的周围,全是大队大队闷头行军的步兵,拖着6斤、9斤的加农炮,36斤的冲天炮的炮车辚辚而过。夜色当中,除了行军的声音,还会听到军官们动员打气的声音:“咱们这是去打北京,去抓康麻子的小辫子!大家加把劲,今天夜里再走个三十里!”

    “咱们只要加把劲,抄了康麻子的后路,鞑子的朝廷就完了,咱们淮西男儿就又掀翻一个鞑子朝廷了!”

    “可别让其他几个军团的兄弟们先一步把康麻子吓跑了!咱们身后还有十万淮西老乡姓赶着骡马大车给咱们输送粮草,看着咱们打胜仗呢!咱们可别叫老乡们失望!”

    队列当中响起的都是淮西口音。相比富裕的江南和淮扬一带的老百姓,比较贫瘠的淮西一带的男儿更倾向于当兵搏出身!

    所以淮西国人几乎都是当兵当出来的,而苏松国人都是花钱买来的这次大北伐之前扩军时,之前没有当上国人的淮西男儿又纷纷应募!

    因此在李中山麾下的八十万北伐大军之中,淮西人的比例是相当高的,除了第八军团这个纯淮西军团之外,其余各军团中也有大量的淮西战士。

    在这个夜晚,所有的淮西战士都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在黑夜当中滚滚向前,只想早一点上阵厮杀!

    罗大为骑在马上,满意地看着手下的这支军队。过去的两年中,天知道他为他们花了多少心血!训练都是最高标准的,军官也都尽可能选择了最英勇,最能和士兵们同甘共苦的加上他这个军团的下辖的第五师、第十一师、第三十六师、第七十四师的弟子,都是当初在李中山北伐淮西时成立的老部队,又在后来的“明靖之战”、“明周之战”中大显身手,晋升成了王牌!所以他还真找不出打不下北京的理由!

    同一个夜晚,天津府,大沽商港外海。

    二十几条老闸船,已经收了船帆,在二十几条天津总兵衙门管辖的快蟹船地拖拽下,卷起一道道雪白的浪花,顶着夜色,缓缓地驶进港内。

    这二十几条老闸船上都站满了身着行褂,头戴暖帽的壮汉,都在两舷和船头站着。他们都是大清朝鲜监国,北洋大臣,一等公杨起隆麾下的“北洋军”(主力是直隶团练)!在福全垮台后,便跟着杨起隆跑去了朝鲜,本来以为再没机会回到中原,以后就只能老老实实帮着杨起隆夺了朝鲜王位,然后世世代代当朝鲜新两班了。

    没想到他们的主公杨起隆在听说了恭亲王常宁扒了黄河大坝,自己的妹子杨小弥又跟着康熙一起亲征去了山东之后,马上调集军队等上北洋水师的老闸船,离开了他在朝鲜的老营江华岛,然后一路向西,驶到了天津港。

    杨起隆和施琅,现在都站在一艘排水量近1000吨的大型老闸船的船艏,望着不远处灯火阑珊的天津大沽商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