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常宁,皇上驾到!(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今天黄河的水位测量好了吗?和昨天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水位测量好了没有?人呢?怎么没声了?”

    靳辅管着的河道衙门和大将军府的左参军司其实都预料到清军狗急跳墙后会扒黄河——大明北伐的路线是明牌,清军扒黄河其实也是明牌!

    反正这以水代兵扒黄河的缺德事儿,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了!康熙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要干不出来那才不对头呢!

    而无论大清扒不扒黄河,共和大明都得北伐中原,统一全中国!

    所以怎么在黄河大坝被扒掉的情况下北伐,就是大明大将军府要考虑的问题了这北伐之所以拖到共和十年秋才正式开始,“防洪问题”就是主要因素。

    如果不考虑防洪,不仅北伐的时间会大大提前,而且出兵的季节也不会在凛冬将至的秋季——在春季、夏季出兵肯定对比较怕冷的南方兵更有利。但是春季、夏季是黄河丰水期,这大水要冲下来,搞不好把淮河一起带崩了!

    淮北淹了,共和大明还可以承受,若是淮南也淹了,北伐恐怕就真要延期了。

    而为了“防洪”,大明这边就在位于“河北”(黄河北岸)的邳州修建了邳州大营,作为北伐军的屯兵、囤粮之所。在北伐军正式踏上征程前,需要在邳州囤粮百万石!

    由于黄河新河道的出现,运河目前只能通到位于黄河南岸的徐州,由徐州到邳州的这一路,就只能靠马车、骡车一车车拉过去了,运输的压力很大。

    而邳州往北的北伐路线虽然是沿着运河线一路北推,但是黄河北岸的运河现在已经不能通航了,所以运河的作用就是一条宽大的壕沟,可以用来保护明军的后勤线。

    根据计划,明军将会依托“废运河”构筑一连串的堡垒,以确保后勤线的安全。

    而由徐州到北京的这一路.将近1500里的运输线,就只能依靠四十万民伕驱赶着骡车马车来维持了!

    当然了,明军也可以在山东境内筹集到粮草,但是能筹集到多少,却不大好说。至于进入北直隶境内后,恐怕就没办法因粮于敌了。

    而对于靳辅来说,虽然知道黄河大概率会被扒了,但只要黄河一日没有被扒,他就尽可能利用徐州-淮安的运河来为北伐军运粮多运一点是一点!

    与此同时,他也得紧盯着黄河,特别是水位如果水位突然下降,那极有可能是上游出现了溃坝!

    所以靳辅每天上午都要听一次黄河水情汇报,但是今天都快到饭点了,水情报告却还没到!

    这.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靳辅正着急的时候,门外突然冲来一个浑身都被秋雨淋湿了的官员,人还没有进屋,声音就已经先到了:“不好了不好了!黄河水位大降上游很可能决口了!”

    原本闹哄哄的签押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了河道大臣靳辅。靳辅则望着那个刚刚从外头冲进来的官员,抖着声问:“水位下降了几尺?”

    那官员摇摇头:“不是几尺.是几丈!”

    “几丈?”靳辅眼前一黑,差一点就晕了,“完了,完了上游决口了!快,快派八百里飞递给邳州的大将军送消息!

    再派人去催一催第十一批和第十二批的运粮队,让他们一定快一点,时间不多了!

    还有赶快派人去淮安的河道衙门现在要全力盯防淮河南岸大堤.万万不能有失!

    对了,赶紧派人去请徐州知府和徐州总兵过来!”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