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审判路易!(求月票,求订阅)-第2/4页



    他提出的划分方案并不是他个人的意见,而是李中山和郑经两人经过反复研究后确定的。

    虽然洛基山脉和北美西海岸的山区不如北美中部、东部的大平原那么富庶,但是那里距离大明比较近,容易被大明所占据,而且也易守难攻。

    同时,由于北美西部看上去比较贫瘠,距离欧洲又远,所以有能力染指新大陆的欧洲列强大概率也不会发兵洛基山脉和北美西海岸。这样大明派出的殖民者,就有机会在洛基山和北美西海岸站稳脚跟而且,北美西部有黄金啊!

    产自北美的粮食、棉花,眼下也不可能运到东亚——现在都没有巴拿马运河,运输成本太高了。而运黄金就容易多了!同时,黄金就是需求,就是市场!

    只要北美西海岸的黄金开发出来,那大明的手工业品就能源源不断输往那里了。靠着来自北美的黄金、白银、黄铜,把大明“保送”到工业化时代都有可能。

    至于美帝国的封建当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封邦建国是一个低成本扩张文明圈的好办法——主要的开拓成本都有底下的封臣去承担了,国家的负担不就轻了?

    而且对于大明这个上层世家、中层国士、基层国人一起共和的共和制帝国来说,抑制上层世家的过度膨胀,是保持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

    而把上层世家的庶子不断分封到新大陆去当土皇帝,就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了。既不伤和气,又释放了世家的扩张动能,而且还能把新大陆的地盘慢慢占下来,同时还能在将来带走本土过剩的人口。

    什么?不肯去?

    这不是问题,只要新大陆西海岸的金矿被发现了,就该抢着去了!

    “封建.”路易十四似乎有些犹豫——他其实是“反封建”的!

    对,身为国王的路易,其实是法兰西反封建的旗手。

    因为路易主张的是“朕即国家”,而“朕即国家”的意思其实是实行绝对君主制,也就是中央集权!这当然是反封建的。所以在路易统治下的法国,原本雄踞在地方上的贵族都弄到巴黎和凡尔赛,变成只能邀宠于国王的宫廷贵族,失去了直接控制基层的能量。当然也就失去了对抗王权、镇压民众和分裂法国的能力。

    所以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王权也就渐渐失去了制衡,而路易十六在面对革命狂潮的时候,保王党贵族们也帮不上太大的忙。

    可以说,波旁王朝的崩溃,就是从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开始的!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在路易十四推行朕即国家的政策后,法国地方的割据分裂势力也被极大削弱了,以至于后来的法兰西虽然历经风雨,但依旧可以维持本土的统一。

    而与之相对的,以保守温和著称的英国,在失去世界帝国后就走上了缓慢解体的道路.因为英国从来就没有一个“朕即国家”的君主能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融为一体。幸亏英国还有个由逆子晋升而来的美爹罩着,要不然想要一个体面解体都是奢求!

    “陛下,”法兰西的陆军大臣卢福瓦侯爵已经看出了路易的心思,于是就对国王说,“我认为在美西帝国实行封建制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也是唯一的办法。实际上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在新大陆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但是收效甚微,现在是时候改变了。建立美帝国以保护法兰西-大明间的商路正好是一个契机,未来一定会有许多繁荣的商业城镇出现在密西西比河沿岸,那些商业城镇不仅有繁荣的商业,还被富饶的平原包围,还将会拥有极高的自治权,对于国内的胡格诺派一定会有极大的吸引力!”

    “胡格诺派.”路易眼前一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