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太阳王路易,板载!(求月票,求订阅)-第2/4页



    然后又转身离去,再去搬别的箱子进来。

    而这十二口开了盖的箱子里面装着的都是崭新的机制银币,是最新版的“大明一两银”,每一块银币都有一两重,含银量接近九成。都是由户部委托“三大行”(中山、瑞银、南洋)拥有的铸币厂制作。因为是水力锤打制而成,比起早先的手打银币要精致多了。

    除了这种“一两银”之外,大明户部还委托三大行制作了被称为“一钱银”和“共和通宝”的辅币。

    一钱银同样是机制银币,每一块重约一钱,含银量也接近九成。十枚一钱银等于一枚一两银。

    共和通宝是铜钱,是一种成色充足,分量十足的铜钱,每一枚铜钱的重量也是一钱,一百枚共和通宝可以兑换一枚一钱银。

    而碎银和劣质铜钱,则在中山、瑞银、南洋、瑞信、岐山(大周吴家开办的银号)等大银号,还有大明、大清、大周三国的户部联合操控下,渐渐退出了流通市场,并且被收回重铸了(大清和大周也铸造了“一两银”、“一钱银”、“一钱通宝”)——这五大银号主宰着大明、大清和大周三国的银钱同业市场,通过同业市场,就能让中小型钱庄回收碎银和劣质铜钱,并且停止碎银和劣质铜钱在银钱业内的流通。

    也就是说,已经混乱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中国币制,在中山、瑞银、南洋、瑞信这样的大银号开始出现,并且在大明、大清、大周三国朝廷的扶植下主宰各地银钱业后,终于被渐渐地理顺了。

    而在理顺了币制后,发行和“一两银”挂钩的银号券纸币也就有了可能.当然了,发行纸币的事儿可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用朝廷的政令强推,毕竟有元宝钞和明宝钞的前车之鉴。所以李中山的办法就是先让户部授权中山、瑞银、南洋三大行去发行,等纸币的信心起来了,再慢慢收回就是了。

    没有一会儿,整个屋子里面,就是一片银光灿灿了。

    李中山对眼前三个脸上的笑容都快藏不住的日本人说:“记好了付钱雇佣萨摩、长州、土佐武士是法兰西的太阳王路易!三个月后,法兰西海军舰队会到长崎来接他们上路,我可不希望听见有人说是我雇佣的那些武士。”

    三个日本鬼子当然知道这位大将军在憋着坏,大概也想让他们帮助雇佣的武士去干坏事,而且还要顶着太阳王路易的名义去干不过没有关系,大将军给钱了,而且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钱!

    只要有钱,干坏事就干坏事吧.反正那帮浪人也不是什么好人!

    想到这里,岛津、毛利、山内三个藩主,全都大声回答:“哈伊.萨摩、长州、土佐武士,愿为太阳王路易效力!”

    三个月后,长崎港。

    一片蒙蒙细雨当中,法兰西的军乐呜咽而奏,矮小的日本武士排着队,正士气昂扬地登船。

    “太阳王路易,板载”的欢呼声,更是此起彼伏,嘹亮非常,离着老远都能听见。

    这些高呼“太阳王路易,板载”的武士中的大部分人,严格说来,在接受“太阳王路易”的雇佣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武士。真正的武士和那个啥武士道精神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和会不会武艺也没关系,只有拥有封地和武装的领主,或是服务于领主的家臣,才算是真正的武士。而没有领地,也没有主君给他们发饷的人,甭管武艺多高,他连“士”都算不上,还什么武士?顶天就是个挎着把武士刀到处浪的浪人。

    而在萨摩、长州、土佐这三个原来的战国雄藩当中,这号祖上阔过,到了自己这辈却实在没办法在藩中谋得一个职位,但又不愿意放弃梦想,甘为一介农夫的浪士实在是太多了——毕竟这个武士也是会繁殖的,大武士生小武士,武士越来越多,萨摩、长州、土佐就这点领地,现在又没有战争可以消耗多余的武士,当然不可能把所有武士家庭出身的壮丁都安排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