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那拉氏、恭亲王、八大臣(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康熙留给杨小弥和常宁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说是“合众”,但实际上却是割据!朝廷真正能够控制的就是半个直隶,半个辽东再加山西大同府和漠南蒙古察哈尔八旗的地盘。而且这些地盘也管不好,吏治败坏,人心浮动,民生凋敝,地方豪强蠢蠢欲动。

    也就是陈廷敬、熊赐履、于成龙、王熙这些能臣、权臣(其中陈廷敬、于成龙有自己的团练武装和地盘),同时又是比较有操守的廉吏的人,在得到杨皇后的鼎力支持后,才有能力有办法整顿眼下的局面。

    另外,杨皇后把康熙留下的“造办处兵工厂”也管理得很好,不仅通过杨起隆聘请了不少“洋匠”,还打破身份内务府的“奴才圈”,从民间招募了许多铁匠学徒和火药学徒,还在张家口外开办了铁矿铁厂,又将原本的八旗军械厂都合并重组进了造办处工厂,还砍掉了除军械火药之外,所有其他的造不出或内务府产业,集中力量造军火,从而大幅提升了造办处兵工厂的产量和质量。

    就冲这一点,康熙也不能说杨小弥不好了——他在前线打仗,粮食可以抢,军饷可以找奥朗则布要,军火却只能由后方供应。而且后院也绝对不能起火!

    而杨小弥其实也知道老太太对自己不满,但是表面功夫却还是极好的,也从来不在给康熙的信里面说老太太的不是,也不会和小叔子常宁说这些。这装糊涂的功夫,也真是到家了。

    老太太现在也知道康熙不会动杨小弥了,因为她也看出来了,如今没有人可以和杨小弥一样,把康熙的大后方都给摆平了。

    她低低的咳嗽儿了一声,摆摆手,跟着他的常宁马上转过身向后面的太监宫女挥挥手,让他们全部退远了一些儿,不过他自己却没往后挪。

    “常宁,”老太太又道,“你也玩去吧,我和你嫂有话要说。”

    “嗻!”常宁瞧了眼自己的好嫂子,然后也躬身退远了一些儿。

    “听说你哥来北京了?”老太太问。

    “皇嬷嬷的消息可真灵通啊!”杨小弥笑道,“他昨儿才到。”

    “是坐船从朝鲜过来的?”

    “不是,是走陆路来的。”

    “走陆路从来,那可远啊!得有两千五百里吧?”

    “不是从朝鲜直接过来的,绕了点路。”

    “绕路?往哪儿绕的?”

    “往南京绕的。”杨小弥笑道,“我哥先去了趟南京,再从南京走陆路北上,一千八百里地,走了半个月就到了。”

    “可他去南京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去做贰臣了!”

    布木布泰一听这话,回过头看了眼杨小弥,很有一点哭笑不得:“呦,你也不替他瞒着一点儿?”

    “瞒什么呀,”杨小弥摇摇头,笑道,“他不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儿?我那姐夫李中山也知道这一点,还封了我哥一个隋国公!”

    “隋国公?那不是杨坚吗?李大头可够坏的!”布木布泰蹙着眉头。

    杨小弥则笑吟吟道:“李大头不坏还有谁坏?那李大头还给我写了封亲笔信!”

    “亲笔信?写的什么?”老太太打听道。

    “写了他将来要北伐收复北京,还要收复大明辽东故土,还打算把西周再往西边驱赶一下.不过在这之后依旧可以南明、北清、西周三足鼎立。叫我不要担心日子过不下去!”

    “哼!就没见过他这么嚣张的!”老太太怒道,“你打算怎么回他?”

    杨小弥挺了挺胸,“我才不怕他呢!我打算在信里和他说,他要敢北来,那我就学萧燕燕,和他在黄河岸边大战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