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福全,快投毛熊吧!-第2/4页



    至于大清的野战部队编制,现在也和大周、大明那边差不多——都是互相抄作业呗!不过大清这边因为军头比较多,所以旗军现在很少会变成“军”、“镇”这两级大编制,而是比较喜欢编成双营制的“标”和四营制的“旅”。

    而康熙带着西征的“西征军”实际上是一个“镇”级部队,而屯田旅,则是由十个旗军的佐领加上三个绿营、团练的营组成的屯田殖民的部队。不过能被康熙选中来蒙兀儿地区“开分基地”的,都是比较能吃苦,战斗力也比较强的佐领或营,其中的旗军又都是原本属于察哈尔八旗,后被编入蒙古八旗的蒙古旗军。而那三个从康熙直属的50营绿营中选出了的三营绿营兵,也都是从直隶北部和大同府招募来的,人人都能骑马,穿上蒙古人的皮袍子再挎上弯刀、弓箭、火绳枪,就和其他的蒙古火枪骑兵一模一样了。

    至少罗刹国的使臣亚济科夫,奥斯曼帝国的使臣易卜拉欣帕夏见了他们,是分不清谁是真蒙古,谁是伪蒙古的。

    当他俩跟着康熙派出来招待他们的南怀仁和葡萄牙裔旗人罗东尼,一起进入铺天盖地一般的塔什干大营时,看着在大营内的一条供骑兵进出的开阔直道两边列队的蒙古骑兵都产生了“相当厉害”和“已经过时”的看法。

    这里的几万蒙古骑兵当然是厉害的!不仅看着精壮,而且都是火枪骑兵啊!

    这要早来个几十年,趁着留里克王朝绝嗣和波兰人趁虚而入蹂躏罗刹大地的时候,这几万蒙古火枪骑兵要杀进来,说不定就和波兰二一添作五,把罗刹国给瓜分了。

    不过现在,罗刹国可不怕这些早就过了时的火枪骑兵了——这些火枪骑兵也装备燧发枪还有点用,可他们全背着火绳枪,这火绳枪骑马上怎么用?真要开枪还得下马当步兵。这种玩法在欧洲那边早过时了,也就是落后的东方还有人这么玩。

    另外,亚济科夫和易卜拉欣帕夏还在康熙的行宫外面,看见十几门由骆驼驮着的小口径子母炮。

    这种火炮因为子铳容易漏气,所以射程很近。而且这种骆驼扛着的子母炮口径很小,一般装霰弹,也装不了多少,火力很弱。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子铳可以更换,射速比前装炮稍微高那么一点儿。

    这十几门子母炮是被搬过来放礼炮的,当亚济科夫和易卜拉欣帕夏抵达康熙的行宫门口时,十几门子母炮就开始放炮了。炮声轰隆隆响起,黑色的烟雾则从炮口喷出——很明显,火药的质量不高,杂质颇多,这会进一步减少子母炮本就不多的射程。

    看来这支蒙古西征大军的炮兵只是摆设,如果遇上罗刹国射击军的大炮,简直就是白给。

    礼炮放完之后,大蒙古国的大汗并没有马上出现,倒是来了一群蒙古官员和一个相貌堂堂的副汗。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害怕和强大的罗刹国打仗,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似乎心事重重。

    陪同亚济科夫一起来的罗刹国副使斯巴法里.米列斯库认识那副汗,所以悄悄用俄语告诉亚济科夫:“大使先生,那位相貌堂堂的蒙古人就是准噶尔的首领,因为投靠康熙汗及时,被封为了金帐汗!”

    “金帐汗?”亚济科夫哼了一声,“好大的野心啊!”

    曾经出使过准噶尔部的米列斯库笑道:“这不是噶尔丹的野心大,而是那个康熙汗不自量力.他是一个过时的人物。”

    亚济科夫这时扭过头,用拉丁语问南怀仁:“神父,您一直跟随在那位蒙古大汗身边吧?”

    “是的,”南怀仁笑道,“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被指派为他的老师,负责教授他拉丁文和数学。”

    “他还懂拉丁文?”亚济科夫问,“那他应该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事情,他理应知道罗刹的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