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康熙,你怎么也当贰臣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5页



    吴国贵说:“这也是大周吴丞相的意思.天下纷乱已经多年,而如今又形成了三国鼎足而立的态势,大明虽然强盛,但是也没有席卷天下三分之二的实力。与其和姜维一样一遍遍徒劳无功的北伐,不如暂且给天下人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咱们三家也好利用这段时间整顿一下内政。世凯,你觉得这样可好?”

    李中山皱着眉头,沉默不语,看着好像不大愿意暂停自己席卷天下的进程,但实际上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仅仅用几年时间就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历史上,如果朱元璋这样的猛人,从攻占集庆路到北伐中原,也间隔了十一年!

    而自己从占据南京开始到如今,也才过了五年,从割据广东算起,也不过六七年。六七年间占据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八省全部,再加上湖北大部和河南一部,所占据的地盘,已经赶上朱元璋扫北之前的大明版图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不过实现这个奇迹的路线有点特殊,这个路线叫做“共和”!

    这个“共和”虽然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国人为国而战的积极性,也能调和国内各大派系的矛盾。但这“共和”对于华夏而言毕竟是个消失已久的古制,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个新政。

    想要整好了、理顺了,可并不容易,这需要时间!

    另外,国人作战的积极性也不完全来自共和体制,还来源于优厚的待遇。而优厚的待遇,又需要强大的财政作为后盾!而大明之所以可以崛起的如此迅速,其实靠得是一种在华夏这块地盘上,过去很少用到的军费筹集方法——举债!

    可是在眼下这个时代,举债还是要考虑偿还的.所以李中山这个大将军是不能把整顿财政的问题丢在一边,只顾着东征西讨的。

    而要整顿财政,当然就少不了几年的休养生息。

    最后,这个共和体制在大明各地的推广,也需要时间。大明的共和,现在只是存在于少量的州府,远没有推广到全国!

    更麻烦的是,参加共和的那几位“王”,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完成从大军阀到议政王的转变!

    共和可不是军阀割据!

    不过李中山也不能因为他自己也需要时间整顿内部,就轻易答应周、清两方面提出的和平建议毕竟,大明现在连战连捷,正是占据上风的时候!

    所以还得狠宰姓吴的和姓“爱新觉罗、李、吴”的一下!

    “如果吴世璠和爱新觉罗.玄烨可以上表称臣,那本大将军就可以同意三家和睦。”李中山一字一顿,丢出了自己的条件。

    “这个好说!”吴国贵笑道,“老吴家世受大明皇恩,现在虽然自己当了皇上,但是不忘故主,再向大明称臣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吴玄烨,他之前向大周称过臣,现在再转给大明不就行了?这样吴玄烨也是贰臣了!”

    好嘛,康熙这回不仅是三姓家奴(爱新觉罗、李、吴),还给整成了贰臣!

    如果以后还有个乾隆,他让人编《贰臣传》的时候,头一个就该是他爷爷康熙帝爱新觉罗.吴.李.玄烨了!

    “二位老师,”李中山笑吟吟看着明珠、多隆,“就有劳二位去转告一下康熙!”他又对自己的岳父吴国贵道,“老泰山,也有劳您走一趟大周国,去和洪化天子、吴丞相说说,如果他们能答应,那就把称臣的上表和使节一起带来。我就在江夏城等消息!”

    吴国贵这一回是在襄阳府城见着洪化天子和吴丞相的,他俩在十一月初就抵达襄阳了,然后就没再挪窝,准备在襄阳过冬,到明年春天再往长安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