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吴法玛,我玄烨要去莫斯科了!(求订阅,求月票)-第2/4页



    他不能总依依不舍地看着中原的大好河山!

    即便心里放不下,面子上也得摆出一副我不感兴趣的姿态。

    要不然大明、大周又怎么能放心开打?

    大明大周不打个两败俱伤,大清再怎么惦记中原,也早晚给他们赶出去!

    “皇玛嬷,孙儿懂了,孙儿马上给那位吴法玛写信,告诉他朕会在杨起隆控制朝鲜王城汉阳府之后,亲征漠北,扫平不臣的蒙古王公,还要亲自抵御罗刹!”

    “好!”布木布泰点点头,“再加上个罗刹.我听说罗刹国的莫斯科府在西方两三万里之外,当年拔都西征的时候就去过那儿。你在信里告诉吴三桂,就说你也想去那个莫斯科府看看!”

    大清康熙十四年八月,黄海洋面,清晨的朝霞已经洒落在了海面上,波光粼粼,耀眼夺目。上百艘快蟹船和大型鸟船组成的船队,正借着海上的西风向着朝鲜海岸快速航行,在海面上犁出一道道白浪。

    快蟹船原是广东、福建的海贼们使用的船型,船身狭长,两舷各置桨数十支,摇动时如蟹脚伸张,故名快蟹。这种船速度奇快,船上安装有斑鸠脚火铳和子母炮,近战时火力强大,非常适合在近海或内河之中作战。施琅出身的郑氏集团本就拥有海上拦路收费和零元购的业务,这种快蟹船就是郑家横行近海的利器。施琅对快蟹船的性能非常熟悉,在出任长江水师提督后,就将它们引入了长江,从福建漳州府请来了善于打造快蟹船的工匠,在扬州府的瓜洲埠开办了专门打造快蟹船的船厂。前前后后打造了数十艘江海两用的快蟹船。

    而大型鸟船也是郑氏集团常用的船型,这是一硬帆圆底海船,常用于闽浙沿海,也能跑跑南洋日本。郑家早年间干海上零元购的时候经常抢到这种船,于是就将其中坚固的大船装上火炮去干武装走私。后来郑家又结合了西洋炮船的优点,开发了可以在舷侧安装三斤或六斤大炮的鸟船。

    施琅也让人在瓜洲埠船厂打造了十条可以在侧舷安装六斤青铜火炮的大鸟船,后来离开长江北上的时候,还强征了十几艘货运型的鸟船,从而组成了一支拥有上百艘快蟹船和大鸟船组成的北洋水师。

    如果不考虑撤退到北方的大清水师已经失去东南造船业的支持,单说北洋水师的存量优势,那是一支可以压倒大明朝廷名下的长江水师和广东水师的强大海上力量!

    当然了,如果福建郑家的福建水师出马,那北洋水师就不够瞧了。

    在郑经收复漳州、泉州之前,因为海禁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这两个府的造船业就已经开始恢复。而在郑经成为漳州、泉州之主后,这两个具有悠久航海传统的州府的造船业更是突飞猛进,虽然在规模上比不了明末的鼎盛时代,但是在技术上却更进一步——毕竟郑家在大员岛的这些年也一直在吸收西方的造船技术。再加上澳门被李中山收复后,葡萄牙人的船厂、图纸和模型全都对郑家开放,甚至还有在船坞当中进行维修的武装商船可以让郑经的工匠进行逆向工程。

    因此郑家收复漳州、泉州后,很快就开始生产一种使用中式硬帆和西式船身相结合的新式武装商船了。而随着漳、泉二府造船产能的恢复,这种被称为“新福船”的新式武装商船就开始下饺子一样建造了!

    不过郑家打造新福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北上去黄海和大清北洋水师争雄,而是为了扩大郑家在南洋的利益所以施琅的北洋水师现在还可以放心大胆地将杨起隆的北洋新军海运去一个名叫仁川的地方!

    两三百面船帆高高升起,这时的太阳也升到了空中,炽热的阳光从东面撒过来,照映在白色的船帆上,反射出了金色的光芒,似乎预兆这一次远征必将大获全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