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大头儿,快打钱!(求订阅,求月票)-第2/5页



    “孩儿知道了!”李中正笑道,“那咱们要多少合适?”

    李辅臣道:“要银子嘛,当然是越多越好了,花不完为父还可以替他存着不过不能少于一百万两,否则真不一定够。

    要完银子后,你就留在你二哥身边保他.一定得保住你二哥!

    记着,不能让他去胡乱冲锋陷阵,更不能让他被小人暗害了!你就是豁出自己的命,也得保住他的命!

    不是你的命不值钱,而是他一旦让人害了,咱家必然会盛极而衰,你懂了吗?”

    “懂了!”李中正点点头,“孩儿一定保护二哥周全!”

    “还有.你二哥虽然肯定知道,但咱们还是要提醒他一下,千万,千万,千万不能把孙吉庆将要在广西举兵的事情透露出去!现在咱们可不能示弱,一定要示强!”

    “明白!”李中正点点头,“咱们一要示强,二要用银弹来砸!”

    “对,就是这样!”李辅臣道,“差不多了,咱们也上船吧!”

    李辅臣、李中正父子俩是在如今的安徽省会安庆见到李中山的。

    李中山返回南京的这一路走得并不急,是一边走一边视察各地的防务和地方政府、议政会组织情况的。

    情况嘛,只能说差强人意吧!

    首先是安徽各地的防务布署情况不是很理想.淮西红巾跟着李中山打了不少漂亮仗,这次没有能进入洛阳的“将军上洛”的主力也是他们!

    既然有强兵在手,那么安徽巡抚吕留良和安徽提督李师膺(李辅臣的老部下)也就没在城防上花费太多——当然了,钱粮也不是很够。安徽巡抚衙门还得全力以赴支持李辅臣在皖南的作战呢!

    其次,安徽地方上的国人政权和国人议政会的组织工作推进的也不大好.主要原因是没有什么国人、国士。

    只有淮西老区凤阳府、颍州府、滁州、泗州的国人政权、国人议政会开始搞起来了。这两府两州都是淮西将士们的家乡,大量的集寨实际上已经“国人化”了。

    有了大量的国人、国士之家作为基础,国人政权和国人议政当然可以推进了。

    不过这两府、两州的国人和国士却搞得李中山挺头疼的——这些人想要分配土地!还想要尽快解决淮河、黄河水患!

    这两件事儿其实是可以合一的.因为淮河两岸的人口密度并不大,而且还存在大量因为水淹而荒废的土地。如果淮河、黄河水患能得到缓解,这些土地就可以分给淮西国人了。

    可是黄河、淮河要怎么治理?又得花多少钱?

    “紫垣,你想到该怎么治理淮河和黄河了吗?黄、淮治理已经停了四年了.淮西那边的人都快急死了,就怕什么时候来场大水把他们的老家给淹了。”

    在安庆的安徽巡抚衙门里面,等着自己的老爹李辅臣前来见面的李中山,趁着空闲,就在和河道总管靳辅商量治理淮河、黄河的事儿。

    靳辅的衙门并不在安徽,而是设在淮河、黄河、运河交汇处的淮安——那里就是淮河、黄河祸害淮北淮南地区的最根本原因!

    在李中山回军安徽时,这个靳辅正在泗州视察堤坝,在李中山召见他的命令送到后,他马上就快马加鞭赶到安庆,抵达安庆后的第二天,就被宣到巡抚衙门见李大将军了。

    “大将军,那些淮西人急得挺有道理的.淮河、黄河这两年搞不好就要大泛滥一次,因为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大泛滥了!”靳辅解释说,“因为黄河夺淮以来,黄河的泥沙不断冲入淮河下游河道,由于淮河下游水面开阔,水流平缓,泥沙容易沉淀,河道自然就不断被抬高。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淮河下游河道高于中游情况,这就是所谓淤塞!河道一旦淤塞,河水就很难排入大海,自然就要发大水了。以往应对的办法就是不断加高堤坝,把淮河逐渐变成如黄河一样的地上悬河。可淮河的水流不是黄河能比的,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