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吃杨三爷的饭,穿杨三爷的衣!(求订阅,求月票)-第2/5页



    “主公,佛山那边还有更好的火枪,称为直列式线膛枪。”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陈益,他的年纪比朱尚贤大两岁,长得也一表人才,所以更得杨起隆倚重,从南京回来后,马上就被杨起隆提拔为了北洋新军总参军兼北洋武备学堂堂长。

    杨起隆还赏了他一个杨家妹子.不是亲妹子,是堂妹子,不过母亲也是N子府这个圈子里的女人(算是候补吧,如果明朝没完,那多半就补进去了),所以也遗传了一副好身段!

    所以这陈大参军现在也是杨家的“一门众”了!

    “是不是那种枪管里面开了槽的火枪?”杨起隆问。

    “对,就是这种。”和陈益一块儿从南京回来的朱尚贤笑着接过话题,“主公,您见过?”

    这个朱尚贤长得没有陈益那么体面,就是个和蔼可亲的小胖子,他的祖上也是北京的锦衣卫,明亡之后跑到天津混日子,他就是在天津出身的。因为他爹认识杨起隆的爹,所以他从小就跟杨起隆当混混。后来拜了李中山当师傅,现在也飞黄腾达了,一样娶了杨家的女儿,成了杨起隆的“一门”,因此也得到了杨起隆的信任。

    “嗯,”杨起隆点点头,皱眉道,“李大将军也给了我一些。他还在信上和我说,这些带槽线的枪很精贵,必须给神枪手用,专门用来下黑手”

    他的话就到这儿戛然而止了。

    黑手这个事儿杨起隆最懂了,他家也是祖传的锦衣卫!

    不过这个事儿和北洋新军不是一条线

    朱尚贤点点头道:“主公,其实这个燧发枪、线膛燧发枪的打造都不算太难。但是要大量生产却不容易佛山那边之所以可以大量生产,是因为那里铁业铜业极其兴旺,至少有十数万工匠在铁业铜业找饭吃。

    咱们如果要和南明长久抗衡,也得有自己的铁业重镇,要不然真打大仗时,是供应不上那么许多枪炮的。”

    他在广东新军中管过装备,所以对燧发枪和青铜炮生产的门道一清二楚.这两样武器其实也不难造,无非就是用料足、用工足和手熟。

    而用料、用工和手熟,一是要舍得下本,采购单价不能太低,要不然赔本生意没法做。第二就是要培养冶金产业了.

    佛山的优势是有全天下最大的冶金产业群,这一点大清比不了,大周也比不了。杨起隆如果想“忠如杨坚”,那他就得尽快培养产业了。

    毕竟打造火枪、大炮在这年头都是手工活想要枪多炮多,就必须要足够的工匠来干活。

    杨起隆点点头,道:“这个事儿以后再想办法,现在还是赶紧把这些燧发枪都发下去,抓紧时间让弟兄们掌握燧发枪的诀窍.给你们十五天时间。十五天后就是发饷的日子,到时候本官要看看弟兄们的本事!”

    “主公,您就瞧好吧!”

    “主公,您放心,交给我们是错不了的!”

    大沽口,忠坚堡外,大校场上,这一日再一次三军齐聚,虎贲如林。

    差不多一万名北洋新军,全都没戴帽子,露出一头正在生长还没办法疏个发髻的短发,穿着整洁的青色号服,胸口都有一个“勇”字,一身不吭的肃立。八个营方阵,四十八个队横阵,组成了完美的阵容。

    横看,竖看,全都是一条线。

    每队的五名军官,都挎着腰刀,站在排头,任凭大沽口的海风吹在他们身上,全都一动不动。

    这种肃杀,这种队列,如果换上淮西红巾军的装扮,估计能把康熙爷直接吓个好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